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日、韩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的比较与启示(2)

2017-11-05 03:42
导读:(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尽管有资料表明,美国公司个人股东的持股比例在逐年下降,1970年为79.
  (二)股权集中度对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尽管有资料表明,美国公司个人股东的持股比例在逐年下降,1970年为79.4%、1980年为70.8%、1990年为54.5%,而这三年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则逐年上升,分别为17.4%、20.7%和39.1%,但根据欧洲公司治理(ECGN)对1997年各国股权集中度的调查,从第一大股东和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看,美国分别为22.77%和32.26%,与德国的61.7%和71.4%相比,仍属于股权分散型。而且,美国公司仍有50%以上的股权分散在众多个人股东手中。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便产生了典型的伯利—米恩斯效应——强势经营者,弱势所有者,从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非常有限[6].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对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主要是依靠于外部市场治理机制,如“用脚投票”、“市场接管”等,从而对公司经营者产生压力。  日本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于法人股东,包括主银行和实业公司。有资料表明,尽管法人持股比率有所下降,如1989年在70%以上、1995年为66%、1996年为38.5%,但仍然处于尽对控股地位,如主银行排在前五大股东的公司约占72%,排在一、二位股东的约占39%,不在前20位股东的仅占11%.可见,法人股东尤其是主银行,在包括财务控制在内的公司控制中处于主导地位。  韩国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于家族手中。有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最大的10个家族控制着该国公司的1/3和最大20家公司的20%的股权。这表明,在韩国大多数公司中,家族把握着包括重大财务控制权在内的剩余控制权。  二、债务结构与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  债务结构是指公司长期负债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与公司财务控制权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公司融资实行的是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制,即公司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从资本市场上张罗长期资本,而不是依靠银行贷款。在这种融资体制下,美国公司债务结构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据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的统计资料,日本公司的均匀资产负债率为85%、德国公司为63%,而美国公司仅为37%;(2)美国公司对贸易银行信用的依靠程度较低。在美国公司债务结构中,债券融资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增长速度较快,有资料表明,1994年较1970年债券融资净额增长15.4%,银行融资净额增长11.1%[7].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放松了对贸易银行的限制,但公司对银行信用的依靠程度仍然较低;(3)美国公司的债权人比较分散,大多数是债券持有者。这些特点就决定清偿券持有者、银行等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日本公司融资实行的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制。在这种融资体制下,日本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而且公司对银行尤其是主银行的依靠程度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从银行融资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主银行作为最大债权人在公司中的控制地位并未动摇。在长期实践中,主银行在对公司治理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机制,包括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硬化的经营者约束机制、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和银企协调机制等。可见,在日本公司中债务结构对财务控制权安排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  韩国公司的债务融资主要来自于银行。其特点:一是家族银行与借款公司一般属于同一个家族,因此债务融资的治理功能较弱;二是政府银行对借款公司只是起到了发放贷款的作用,而对贷款的投向和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控。因此,韩国公司受到银行的监控力度较小。  三、董事会结构与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其结构如何将直接影响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及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  美国公司董事会结构对财务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具有如下特点:(1)实行非执行董事制度。美国公司的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其中:执行董事由公司内部经理职员担任;非执行董事由社会上的专家学者等外部职员担任,一般占公司董事的70%以上。实践证实,实行这种制度加强了公司的内部审计和财务控制,同时也进步了董事会自身的工作效率;(2)实行分权制。美国公司董事会一般由职能细分的次级委员会组成,包括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报酬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公共政策委员会等。董事会把其职责和权力授予这些委员会,但仍保存了一些重大决策权,如分红方案、交由股东大会投票的决策、与章程修改和公司吞并相关的决策等;(3)承担了监事会职能。在美国公司中一般不单独设立监事或监事会。监事会职能由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来承担;(4)首席执行官(CEO)大多由董事长兼任,有很大的权力,是公司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美国公司决策中团队方式一般很少见,造成首席执行官有很大的权力。固然首席执行官要接受董事会的监视,但董事会一般不干预公司的日常治理,除非公司面临着严重危机;(5)职工一般不进进董事会。但是,职工的权益可以通过建立一些集体谈判机制来保障。由这些特点可见,美国公司的董事会基本上是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视机构三合一,集中把握了包括财务控制权在内的公司控制权;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日本公司的董事会结构对财务控制配置的影响具有如下特点:(1)实行内部董事制度。日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尽大多数是一般职工和由一般职工提升起来的高、中层治理职员,而股东代表和非执行董事则很少。可见。董事会不是股东真正行使监控权的机构;(2)实行主银行董事制度。在日本公司的董事会中,经常有一个以上的董事是公司主银行的前任主管。其职责主要是为主银行收集信息,并对公司经营者实行监控。当他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不满时,就可以利用股东大会罢免经营者;(3)在日本公司中,既设董事会,也设监事会,二者之间是同等关系,以便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由这些特点可见,日本公司的董事会基本上是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二合一,集中地把握了包括财务决策权在内的公司决策权;职工和主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在韩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公司的家族性特征,董事会起着支配作用。在公司董事会中,董事主要是家族成员,从而形成了高度集权的家族决策与监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关注较少。
上一篇:关于短期偿债财务比率的评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