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活动本钱核算的基本原理(2)
2017-11-05 05:17
导读:第二,环境资源流转中的资源与废物是一相对概念,除了资源消耗多会带来废物的增加以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可相互转化的关系;即通过企业的积极
第二,环境资源流转中的资源与废物是一相对概念,除了资源消耗多会带来废物的增加以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可相互转化的关系;即通过企业的积极努力,在保证完成产品生产而消耗资源一定量的条件下,可以充分利用废物的多功能特性,将其进行再生化利用,进而节约资源消耗量和减少废物产生量以及大大降低环境负荷。这种有利的变化将改变环境本钱核算的规模和结构,正是从事环境本钱治理所应努力的方向。
第三,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向环境排放废物形成的环境负荷进行治理,是环境本钱产生的直接动因。企业在未达到国家环境标准排放的条件下,必然要求对现状进行分析,拟定自己的环境目标和方案对策,并在执行中投进经济资源,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流程,从而发生环境本钱。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原理
产品的生命周期原理指一种产品在市场上从开始出现到终极消失的过程,包括投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落期四个时期。环境治理引进这一术语则指由原料采集和处理、加工、运输、分配、使用(复用)、维修、再循环、混合及终极处理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具有一种产品从形成到消亡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与环境所发生的关联关系。可以说,它既是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环境治理中的一种创新性运用,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一种新发展。
这里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又称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环境所造成的干预和影响,借助它可以阐明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对环境干预的性质和影响的大小,从中发现和确定影响环境的环境负荷规模和结构。之所以运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是由于它可使我们深进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内部阶段和环节中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由图2可见,企业生产经营各阶段都会产生环境负荷,如各阶段都要消耗资源、能源,也会向环境排放污染的气体、液体乃至固体废弃物。这说明要降低环境负荷就必须深进企业生产经营各阶段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投进相应的环境本钱支出。因此,生命周期评价就要求我们在环境本钱核算的流程上,留意做好各阶段的环境本钱核算工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扩大制造者责任原理
传统的会计本钱核算建立在本钱主体的假设基础之上,其核算范围主要限制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产品本钱。对于流通、消费及废弃物回收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环境用度开支,被经济学称为“外部不经济用度”,则转嫁至社会承担。在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环境外部用度内部化”已被国家有关法律所采用,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承担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外部用度。与过往相比,现在更夸大了扩大制造者的责任。参见图3。
扩大制造者责任的思想,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且它对环境本钱的核算范围有了不同于传统的产品本钱核算的新的扩展,即延伸到产品使用后的回收、清理及再资源化阶段,是对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一种本钱计量与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环境本钱的核算具有新特点。
三、材料活动本钱核算的基本思想
流转本钱会计是以流量治理为基础的新会计核算方法。所谓流量治理是指以效率为目标导向对产品生产全过程中的材料流和能源流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在流量治理中,材料流转处于中心位置,所以可将企业视为一个材料流转系统,其基本流程如图4所示。
由图可知,在这个材料流转系统中,一方面包括传统的价值增值链的材料流,即从原材料投进,经过不同的生产阶段,最后将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也包括在物质流链条过程中不同环节产生的材料、能源损失(如废物、碎屑、碎片、残损品及废品等)。对企业而言,无论从环境上还是经济上这些都是不受欢迎的残余物(固体废弃物、废液、废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