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银行业适度并购的路径选择

2017-11-07 02:1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银行业适度并购的路径选择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实力雄厚的
内容摘要: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在竞争中可能会分享由竞争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实力弱小的银行则可能因竞争过度而导致规模不经济。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吞并。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业的吞并风潮愈演愈烈,国际银行业的并购之风引起的示范效应也不断影响着我国银行业的并购行为。笔者以为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经营技术水平下,规模过大引起的本钱增加可能带来内在不经济。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并购的规模效益分析,探讨了我国银行业的适度并购之路。  关键词:银行并购 规模经济
  
  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全球共发生了四次并购浪潮,20世纪90年代又掀起了以银行业并购为主的新一轮并购浪潮。2005年全球并购总额达到2.9万亿美元,为2000年以来并购交易额最高的一年。2005年我国的并购交易额达464亿美元,比2004年上升了34%。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并购交易中里程碑式的交易投资对象全部为银行业,包括建行、中行、工行等。
  追求规模效益是银行业积极参与并购的原因之一。通过将被收购银行的生产资本与收购银行过剩的治理资本有机结合,能够实现治理协同效应;同时,外部市场的交易用度内部化,可以实现经营协同效应。但是,美国学者蒂米(1990)和劳立斯(1991)通过对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以为,当银行技术水平不变时,最低本钱点出现在银行资产规模20-100亿美元之间。银行扩张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本钱,进步赢利;但在达到一定组织规模时,由于内部协调、监视和治理本钱的迅速上升,扩张带来的边际收益已低于边际本钱,从而导致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因此,在肯定银行并购行为的公道性时,更重要的是探讨银行并购规模的适度性。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我国银行业并购的规模效益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04年末,我国四大国有贸易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169320.5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53.6%;其负债总额为162146.2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的53.5%。股份制贸易银行(不包括浙江贸易银行)的资产总额为46972.2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4.9%;各项负债为45366.2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15%。相比较,国有贸易银行有着明显的资本规模上风。但是规模最大的国有贸易银行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反而呈现出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况。表1列示了银行资本规模的排名,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规模以明显的上风排名于股份制贸易银行之前。但表2的有关银行竞争力的各项排名中,四大国有商行无一例外排名居后,而规模较小的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行却居于前茅。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
  国有贸易银行分支机构过多、交易用度过高、职员和治理层次臃肿,固然总的盈利额可能高于股份制贸易银行,但是均匀到机构及员工的净盈利额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其内在不经济性就比较明显了。
  经营方式落后。国有贸易银行以存贷利差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尚未完善混业经营,市场化程度不高,在贷款规模、投向、结构以及实现控制等方面都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或存在着阻力。以工行为例,2004年其营业收进中净利差收进占61%,投资收益占22%,中间业务收进占9%,金融机构往来净收进占8%。另外的三大国有银行的盈利组成基本与工行相似。而股份制贸易银行起步晚,能够更加灵活的改善其经营模式,故国有贸易银行必须积极改革经营方式,提升竞争能力。
  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银行坏账和风险增加。国家对国有商行拥有产权,导致所有者虚置,银行内部监视机制薄弱,无法实现整体的有效运行,致使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并且随着贸易银行近年来银行资产长期化、负债短期化的趋势,造成信贷期限结构失衡,银行经营的风险增高。
  非信贷资产损失严重。由于长期以来在治理上重视不够,没有将非信贷资产及其损失情况纳进严格的分类及检测分析范围,久而久之不少贸易银行都积累下一定规模的非信贷资产损失。这类不良非信贷资产大部分是“死资产”,对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上一篇: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