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3)
2017-11-13 02:22
导读:审计职员的专业判定能力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审计的效果。由于内部控制涉及到公司的财务、人事、生产、经营、技术、质量、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控制治
审计职员的专业判定能力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审计的效果。由于内部控制涉及到公司的财务、人事、生产、经营、技术、质量、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控制治理,所以审计职员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全方面了解公司的相关情况,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具体情况设计评价方案、执行控制测试、与治理层沟通、出具审计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充斥着对审职员专业判定的要求,而且AS NO.5重新修订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涵义也是对审计职员专业判定能力的新要求。因此,我国审计准则也应充分重视对审计职员专业判定能力的要求,审计职员应拥有在充分了解内部控制基础上,公道评价和全盘把握内部控制的能力,并能够为公司内部控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四)加强审计委员会的协调作用
AS NO.5取消了外部审计职员必须评价治理层每年的自我评估程序的规定,从而夸大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审计委员会在监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以及在与外部审计职员、内部审计职员和公司治理当局之间的协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出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五项职责中没有规定审查和监视外部审计质量以及外部审计师独立性的内容,也没有规定审计委员会协调外部审计职员工作的内容。我国可以鉴戒AS NO.5的规定,在审计职员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应以书面形式与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以便审计委员会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也有助于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公道设计小规模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
公司的规模、结构的复杂程度等特征,都会影响公司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公司的大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影响舞弊的风险和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由此,确定审计计划,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效果和效率显得十分重要。我国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制订准则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小规模、结构简单公司的实际情况,指导外部审计职员设计出应对这些小规模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计划。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我国上市公司大多设有内部控制制度,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就可见一斑了。要求审计职员就治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进行审计,以加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监管是必然的选择。在我国,关于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仅有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该意见并没有对内部控制审核范围、审核程序以及审核标准等基本题目做出具体规范,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审计规范的可操纵性和有效性。由此,鉴戒美国AS NO.5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的最新发展,制定操纵性较强的审计准则,对推动我国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霞.对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6(10).
2、陈汉文,李荣.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国际发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3).
3、周勤业.美国内部控制信息表露的发展及其鉴戒[J].会计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