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的可理解性研究(2)
2017-11-20 01:12
导读:2.投资者分层 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使用者为数众多,不同投资者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为了更加细致地评价公司年报对于我国投资者的可理解性,在本文中
2.投资者分层 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使用者为数众多,不同投资者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为了更加细致地评价公司年报对于我国投资者的可理解性,在本文中,投资者按照专业程度细分为三个层次:(1)专业人士,指既受过财会专业练习又从事过会计实务工作的人;(2)半专业人士,指有过会计工作经验或过财会知识的人;(3)非专业人士,指既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又未受过财会专业练习的人。根据一般经验,专业人士理解年报不应有大的困难,否则,年报就没有人能够使用了。而且Simth和Tafller(1992)的研究也已证实过专业人士是可以理解上市公司年报的。年报可理解性研究的重点,应是探讨对于半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可理解性。所以在本文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将只对专业水平相当于半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学生进行年报的完形填空测试。
3.确定实验参与者 本文将实验选择大学会计系在校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作为完形填空测试的实验参与者(以下分别简称“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刚进学的大一学生基本上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可以代表投资者中的非专业人士。大四学生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的学习,但尚未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可以代表半专业人士。根据以往的研究,会计职业界人士的理解能力一般要高于大四学生,由于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如Simth和Taffler(1992)所做的完形填空测试中,会计从业人士和会计专业大四学生对同一组年报的完形填空分值分别为57.7和48,从业人士比大学生高出约20%。同样道理,从事多年股票投资的半专业投资者或非专业投资者,对年报的理解能力也会或多或少地高于大四学生或大一学生。本文后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中将适当地考虑这一情况。 本文抽取测试的年报共60份,盈利和亏损的年报样本各占一半,这样可以尽可能消除业绩对年报编制的影响。在每份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截取约250字内容组成类似的段落②,每隔5词删除一词,要求学生填写。测试时,每份年报由两名大一学生各自填空,年报填空后的结果与原文对比,将各自填对的空格数记录下来。然后,将两名学生的填空结果进行均匀,以减低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后用每份年报的正确填空均匀数除以年报样本的全部空格数,得出大一学生对该年报完形填空测试的分值。同理,对大四学生进行同一样本年报的完形填空测试,得出大四学生对该年报完形填空测试的分值。
(二)提出假设 按照Bormuth对可理解性的评判标准,假如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结果高于57%,则说明年报对于被测试人是可理解的,反之,则是不可理解的。结合西方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年报对于投资者是不可理解的),提出假设1和假设2: H1 会计专业大一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低于57%。 H2会计专业大四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低于57%。 另外,公司年报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较强,而大四学生的专业知识明显优于大一学生。因此,大四学生对年报的完形填空测试结果也应好于大一学生。由此提出假设3: H3会计专业大四级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高于大一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
(三)学生实验结论 将大一学生的测试结果39%与Bormuth的“57%”标准相比,相差太远。单个样本T检验高度明显,因此接受假设1,大一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低于57%,表明大一学生不能理解公司年报。大四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均值55%与Bormuth的独立阅读材料所要求的“57%‘’标准接近。经过单个样本的T检验,未发现大四学生对年报的完形填空测试均值与57%存在明显差异,不能接受假设2.因此可以理解为,会计专业大四学生的理解能力接近于年报的理解难度。 对同一年报样本,大四学生和大一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之差的均值为16%,远大于0,说明大四学生的测试分值要高,符合我们的假设方向。再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统计重要性水平为高度明显。 所以接受假设3,即大四学生比大一学生对年报的理解程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