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市公司年报的可理解性研究(3)

2017-11-20 01:12
导读:(四)结论 大四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均值与Bormuth所要求的“57%”标准非常接近,统计显示二者无明显差异。另外,考虑到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比在
  (四)结论  大四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均值与Bormuth所要求的“57%”标准非常接近,统计显示二者无明显差异。另外,考虑到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比在校学生对公司信息的爱好浓厚得多,经验也更加丰富③,半专业投资者比大四学生的理解能力会稍稍偏高。综合大四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结果和半专业投资者的客观情况,本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报接近于半专业人士的理解水平。  大一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与57%相差很远,且统计差异明显,说明年报对于大一学生所代表的非专业投资者来说,理解难度过高。即使考虑到市场上投资人的实际理解水平略高于在校学生这一因素,对结果也不会产生本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对于非专业人士是不可理解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非专业投资者对年报的理解困难,我们再以教学用材料所适用的44%标准来考察。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大一学生完形填空测试均值仍低于44%,T检验的统计重要性水平为0.01.这说明,即使是非专业投资者在有专人指导的情况下,也不能够达到理解年报的要求。  通过比较大四学生与大一学生的完形填空测试分值,大四学生对年报的理解力远远高于大一学生。大四学生与大一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于专业知识的多少。由此可推论:非专业投资者对年报的阅读障碍主要表现在年报的专业性上。大量专业术语的运用,是非专业投资者不能理解公司年报的直接原因。  总之,本文通过学生实验所获得的最后结论是:我国当前的上市公司年报接近于半专业投资者的理解能力,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则是不可理解的。如何进步年报对于非专业投资者的可理解性水平,是公司报告实务中一个亟待解决的。  四、进步公司年报可理解性的途径  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是非专业人士。本文的学生实验已经证实,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是不可理解的。非专业人士理解年报的最大障碍是年报的专业性过强,会计术语过多。但要摒弃专业化年报,代之以“口语”式的通俗年报,似乎也不现实。由于年报是以财务会计资料为主,财务会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术语运用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上市公司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用会计术语描述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比一般语言更加正确、简练。作者以为,要进步年报的可理解性,行之有效的不是从“专业化,,的极端走向”通俗化“的极端,而是应采取多种形式,在专业化年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层次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对年报的专业性水平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方式。  (一)提供专业化年报,对其中的会计术语加注解释  提供专业化年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含量及其正确性,需要考虑的只是要在信息的可理解性方面加以补偿。对年报中的会计术语进行定义或解释,可以大大降低年报对于非专业投资者的理解难度。  我国的法规制定机构已开始考虑这个题目,如《公然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表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中的第十九条规定,“公司应当对半年度报告中投资者理解有障碍及有特定含义的会计术语做出解释。”这一规定说明,政策制定机构已经确认了会计术语对信息使用者可能造成的影响。但是该文件中并未说明哪些会计术语需要解释以及怎样解释。  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题目提供了思路。Lee和Tweedie(1977)提出,不仅会计术语与日常生活用语之间存在理解差异,而且‘’投资者对不同类型会计术语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Dupree (1985)更是创造性地将会计术语分为技术性术语和描述性术语。其中,技术性术语是指在专业中所的专业词汇;描述性术语是指用日常生活用语来描述的专业词汇。例如,”未实现收进“就是技术性术语;”顾客预支款,,则属于描述性术语。后者明显较前者易于理解。Dupree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技术性术语的偏好随专业性水平的下降而递减,对描述性术语的支持程度随专业性水平的下降而上升。也就是说,越是会计专业水平高的读者,越是希看年报中使用简洁有效的会计术语;而越是会计专业水平低的读者,越是希看年报中多使用一些描述性词汇。  作者以为,在我国也可以根据理解难度对会计术语进行分类。全部会计术语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会计术语,如收进、用度等;第二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碰到的,但多数成年人都能够从字面上大致了解其含义的会计术语,如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等;第三类,是日常生活中极少出现,且单纯从字面上无法了解其含义的会计术语,如公积金、递延款项、活动比率等。假如能够建立起会计术语的理解难度分类词汇表,我们就可以在年报中更正确地把握会计术语的运用:凡是属于最高等级的会计术语均应在年报末尾提供解释,并且在解释过程中不能再出现同种别的术语,只使用非会计术语或低等级的会计术语。这样既不影响年报在表达上的正确性和严密性,又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人士对年报信息的利用。
上一篇:美国个人财务规划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