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利率市场化是银行业竞争的基础(2)

2017-11-29 02:04
导读: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对国内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不亚于《商业银行法》实施。前者赋予商业银行市场进入的权力,后者赋予商
  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对国内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不亚于《商业银行法》实施。前者赋予商业银行市场进入的权力,后者赋予商业银行自由定价的权力,银行要与存款人和借款人进行利率谈判,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更加弱化,实现由准政府机构向金融服务的职能回归。显而易见,利率市场化对传统的信贷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外国银行的大规模进入也将使同业竞争更加激烈,中资商业银行如果不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信贷经营管理模式,将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其一,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利率变化对银行是有利还是不利主要是看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但是不管利率上升还是下降,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进一步说,利率变动的风险要求银行能够对其进行控制,而银行控制风险能力的强弱又产生了对利率的控制风险。其二,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萎缩和非利差型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为争夺存款,存款利率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其贷款利率又会趋于下降,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必然会有大量的新型金融产品出现,那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和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将获得较快的发展。其三,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是扩展到存款、贷款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领域。银行的实力、信誉、存贷款利率报价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将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  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将导致银行管理模式由原来的被动型转向主动型。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在资金的筹集以及运用上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在筹资方面,可以通过预测市场趋势,建立负债组合,加大主动负债的比例,对总负债利率水平进行控制并及时调整。在资金运用方面,可以建立盈利资金组合来确定收益水平,在资金负债期限、利率匹配的基础上,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衍生产品来抵补利率风险。  四、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一)稳健经营的战略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基本的经营战略应是稳健经营,实现有质量的规模扩张和效益的不断增加。要从简单的“存款立行”向“效益立行”观念转变,从粗放经营向有质量的集约经营转移,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体系,从简单的信贷规模管理的传统中走出来,提高经营的自我约束力。商业银行在制订资金价格时,一方面要进行盈亏平衡点测算,目标利润倒逼贷款利率。另一方面要具体贷款客户的财务状况,综合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和潜在风险因素,根据不同贷款收益水平和风险额度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确保贷款投放的安全和利润最大化,最终实现稳健经营。  (二)建立预测、快速灵活的应对战略  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对利率管理工作复杂了。对利率要有敏感性分析,对利率的市场变化、波动要有预测,根据预测和变化及时进行利率调整,制订相应的资金价格和产品价格。商业银行内部要有专门人员利率市场变化。要有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能力、分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及时落实到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  (三)加强风险防范  在利率市场化以后,为了防范风险,商业银行应选择更为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由于习惯了利率管制,我国各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办法,大部分银行没有利率风险防范和管理技术方面的意识和技能,极易因利率风险管理防范不力而造成收益损失。所以,我国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要对利率风险引起重视。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建立防范利率风险机制,比如借鉴外国银行的经验,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体系,减少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风险。
上一篇:基于最适金融结构原则的金融体系创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