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治理应对发展新趋势研究(3)
2017-12-03 04:47
导读:其次,转变筹资观念。高等学校办学资金筹集不再单一依靠政府拨款,而应充分发挥高校上风,通过办学广开财源,树立以开源为主体,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思想
其次,转变筹资观念。高等学校办学资金筹集不再单一依靠政府拨款,而应充分发挥高校上风,通过办学广开财源,树立以开源为主体,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思想,克服依靠心理,积极培植财源,增加学校财力。筹资观念的转变,表现为由注重支出治理向注重收进治理转变。高校财务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分的支持,另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地开拓新的资金来源,形成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新格式。
2.公道利用融资工具支持高校发展
高校经费不足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除向国家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等多渠道筹资外,高校还应积极利用工具进行融资。
首先,公道利用银行信贷资金。高校可以根据资金需求,预计未来偿还能力来确定贷款额度,以筹集学校在基本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引进等各项事业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但在使用银行贷款发展办学能力时,高校必须慎重,银行信贷资金的利息较高,大量使用银行信贷资金,有可能使高校背上沉重债务包袱,直接削弱高校发展潜力。因此,假如高校欲大量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则需要对未来几年高校学费收进进行很好猜测,对风险进行很好把握。
其次,善于利用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利用项目的未来收益来融资,以项目资产为融资抵押,对高校其它财务没有,实现了风险隔离,即使项目收益不好,高校整体财务不受影响,也是高校可以积极利用的融资手段。对高校来讲,学生公寓、食堂、招待所等后勤资产项目往往具有稳定的收益,可以采取向高校职员或社会其他主体进行融资的方式进行。高校职工持有高校的一些项目融资债券具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降低资金本钱,债券利率只要高于国债利率就能吸引职工投资;另一方面,项目一旦赢利良好,职工可以享受到高校发展的好处,调动职工关心高校发展的积极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学校已开始转化为自主办学、积极投身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通过推动校办产业发展、公道利用银行贷款和利用项目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使学校资金来源不断增加,为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
3.高校财务治理要尽快实现信息化
信息化是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是财务治理发展的大趋势,高校的财务治理也应尽快实现信息化,向信息化、开放化、智能化发展。
我国的财务治理行业固然基本普及了核算电算化,但与国际信息处理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随着商务的迅猛发展,财务治理可以突破空间、时间局限,在短时间内延伸到任何地方。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系统,大量的数据可通过从高校内外的相关系统直接采集。尤其是高校外的部分机构,诸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视等部分机构,可根据授权,通过网络进进高校在线访问,直接调阅会计信息,瞬间沟通,使高校的财务治理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信息技术将使财务治理实体发生重大变化,这不仅对财务治理职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也会彻底改变传统的财务治理模式。
因此,高校必须尽快进步财务治理职员的信息化运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财务治理团队,以使高校财务治理能够适应财务治理的大环境和大趋势,终极实现进步教学质量、完成高校财务治理任务的目的。
:
[1]刘恩峰.谈高校财务治理的新思路[J].德州师专学报,2001,6.
[2]白燕.高校财务治理模式初探[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8.
[3]曹明国.浅析知识经济高校财务治理的创新[J].2003,1.
[4]李四平.当前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及对策[J].金融教学与,2003,5.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5]刘华秋.浅谈高校财务治理工作目标及措施[J].
温州大学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