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投资基本建设财务治理
2017-12-03 03:5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浅谈政府投资基本建设财务治理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随着主义市场
【摘要】随着主义市场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进和政府投资规模的扩大,基本建设和基建财务治理工作仍存在着财政监管乏力、建设单位财务治理基础工作薄弱、建设项目“三超”现象等普遍,需要进一步强化基本建设财务监视治理,进步基本建设投资效益。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规范基本建设投资行为,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治理和监视,强化财政支出预算治理,进步投资效益,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基本建设财务治理规定》、《财政投资评审治理暂行规定》、《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有关规定,各级财政部分围绕如何发挥财政财务治理职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基本建设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财务制度比较独立,治理难度大,在具体的实施中仍存在着体制不顺、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资金浪费等题目,需要进一步和解决。为此,笔者就基本建设财政财务治理有关题目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治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治理是进一步强化财政监视的需要
基本建设财务治理制度明确了财政在基本建设治理中的主要职责,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基本建设资金治理办法;二是组织调度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编审、确定下达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预算;三是在建设过程中参与基本建设资金的拨付、使用和治理,对政府投资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管;四是对基本建设项目完工进行竣工结算审批和效益评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财政监视职能不断转换和强化,治理监视职能逐步扩张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预算内的,也有预算外的,既有国营的,也有集体的。但由于多种原因,财政的职能在基本建设领域没有充分发挥,基建财政财务治理监视相对滞后,投资效益不尽人意,进一步强化基本建设财务治理不仅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需要,更是规范建筑市场治理的需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治理是进一步进步投资效益的需要
以最少的投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追求的终极目标。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在基本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的“三超”现象,有的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劳民伤财。财政部分加强对基本建设财务治理监视,对于推动经济建设,进步基建投资效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三)是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在我国基本建设领域里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贪污受贿现象较为严重。为此,加大财政对基本建设财务监视治理力度,能够进步建设单位财务治理透明度,促进基本建设健康,能够有效地解决基本建设中的不正当竞争,防止违法违纪、贪污受贿行为,抑制损失浪费现象的滋生和漫延。
二、从现状看,基本建设和基建财务治理方面仍存在以下题目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传统体制对基本建设财务治理仍然较大
目前,相当一部分单位从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到施工,由业主全过程实施治理,尤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自己治理的居多。在这种模式下,投资、建设、治理混为一体,行政权力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很难形成有效的财务治理和监视机制,既不利于资金的安全使用,又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建设项目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现象普遍,浪费严重
基本建设投资概算有很大的随意性,投资效益不正确、不真实,财政资金损失浪费严重。一是建设单位从部分利益出发,通过不同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不重视项目前期基础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进步项目档次,造成资金浪费。二是由于基本建设投资风险约束机制还不健全,一些部分和单位责任心不强,工作中有章不循,盲目决策,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三是“重投进、轻产出”、“重资金、轻资产”。项目完成后竣工决算手续滞后,转固定资产手续办不了,使政府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搁置,资产治理、维护也跟不上,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