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作用

2017-12-06 06:4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作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银行业进入了深层次制
银行业进入了深层次制度改革阶段,中国政府与监管当局积极鼓励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使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中资银行改革重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收购上海银行、银行的部分股权,恒生银行投资收购兴业银行的部分股权,其他地区性银行也引进了一些国际战略投资者。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内控与风险管理还比较薄弱,通过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引进国际先进的银行经营模式、管理经验以及有效的内控与风险管理机制等,对于加速中资银行实质性的改革重组有重要意义。  为了正确理解国际战略投资者的作用,有必要将国际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简单作_区分。财务投资者不是将所投资的银行作为自身业务领域延伸手段,没有在管理、业务、人员等方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的打算,而是在投资之前就设定各种退出的机制,一旦达到获利目标或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就设法撤出投资。而国际战略投资者却不同,他们本身都是在领域运作的大型金融,他们寻求战略合作关系,通过长期持有所进入银行(或企业)的股权,以资本合作为基础,在管理、业务、人员、信息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层次的长期合作。战略投资者﹁般要委派代理人有效参与所入股银行的决策,非常注重在银行业务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决策中发挥作用。  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作用  国际战略投资者投资于改制中资银行,在提升中资银行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还不能从实证中得出结论,但从国际经验看,从上,可以预期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资本注入提高资本充足率和优化资本结构,将使中资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国际战略投资者作为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他们通过尽职调查,一旦决定进入某家中资银行,就希望在许可的范围内收购银行股权,该银行的资本金将随之大幅度增加。银行资本金增加意味着银行开展业务的资本实力增长,因为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对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应在8%以上,这也是改制银行上市的基本条件之一;资本结构优化增强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更好地显示抵御金融风险的资本实力。  通过改善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风险管理组织变革。国际战略投资者投资中资银行,为了有效参与所投资银行的战略决策和经营决策,他们就要派遣董事进入银行董事会,派遣高层管理人员进入银行高级管理层。他们希望派遣的董事能在一个规范高效运作的董事会中发挥作用,必然关注董事的选聘程序和董事会成员结构,要求对董事会运作的基本规则和程序进行规范。对内部董事和外部(独立)董事职责的清晰界定,这无疑有利于中资银行建立起规范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这将为中资银行风险管理组织变革奠定制度基础。一个高效规范运作的董事会,不仅负责确立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偏好,同时负责确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这有利于风险管理机构从人员到职能真正独立于业务经营管理层,真正树立风险管理者监督、检查和控制风险的权威性。  通过参与风险管理决策改善风险管理决策机制。国际战略投资者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中资银行的资产质量,他们把国际知名的财务、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作为认可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的前提。所以,他们对中资银行进行战略投资,也必然全程关注银行的风险管理,派遣管理人员参与中资银行风险管理决策过程。这将有利于引入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制度和程序,改进银行授信中人员管理、职责分工以及责任追究的化、制度化建设,使银行业务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程序都受到严密的风险监控,大大完善管理的程序化操作,有效遏制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反程序操作。  参与风险管理和控制将推动中资银行对先进风险控制技术的运用。战略投资者关注银行风险管理决策机制的运行,而风险决策能否得以有效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运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所以,战略投资者在参与风险管理和控制中将积极推动先进风险控制技术的运用,如运用VAR模型、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市场风险定价模型、敞口模型、流动性动态模型、期货期权衍生工具等模型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监测、评估和控制。运用风险控制技术模型,要以相关数据为基础,而数据库建设一直是中资银行的薄弱部分。外资机构在信息系统建设上有成功的经验,通过战略合作,中资银行可以通过直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金融信息技术,加快数据库建设,从而更好地运用风险控制技术,有效控制银行风险。  通过培训和交流促进我国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成长。国际战略投资者从战略利益出发对中资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将更关注投资后银行未来资产质量是否能够持续保持较好状态。一般情况下,中资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初,双方就在职工培训上达成共识,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管理人员和风险经理进行管理和控制风险专业培训,甚至进行高级风险管理人员的交流任用。通过培训和交流,中资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者将更快地吸收和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方式和,提高识别、衡量和控制各种业务风险的能力,因此,国际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将大大促进中资银行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成长。  通过传输银行业务新理念促进中资银行全员风险管理文化发展。先进银行把管理和控制风险看作是银行所用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的责任,只是在不同的岗位和环节上,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分工和侧重点有所差别。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尤其是战略投资者委派高素质代理人进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后,相互交融中将产生良好的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银行整个管理队伍将通过高级管理层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言行,对全体员工产生特殊的示范作用,各项业务也将在风险得以有效管理和控制下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上一篇:证券发行制度的经济分析及评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