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预算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2017-12-15 06:22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浅论预算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摘 要】 预算松弛在组织中普遍存在
毕业


 【摘 要】 预算松弛在组织中普遍存在,且对公司的业绩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对具体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种观点认为,适度的预算松弛行为可以减轻代理人完成预算的压力,有助于树立预算执行者完成预算的信心;另1种观点则认为,预算松弛行为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预算松弛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制定预算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预算松弛的大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预算松弛; 公司业绩; 预算松弛类型与程度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40多年来预算松弛研究1直延续不断,自Low &; Shaw(1968)发现实务中存在“预算松弛”,Schiff &; Lewin(1968)发现了“预算松弛是1种普遍现象”,预算松弛便成为全面预算管理中的1个难点问题,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以及预算松弛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
  
  1、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
  
  受行为理论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的实践表明,在预算管理中,人的因素比会计技术更为重要。管理控制系统的目标之1,是鼓励管理者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它具有重要的行为含义。而预算管理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具有重要的行为含义。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中的每1个人,人们对预算过程的反应,能够对组织的整体有效性产生巨大的影响。Onsi(1973)认为:松弛操纵、松弛习俗、松弛发觉、对高层管理控制系统的态度、对下属的态度、压力、预算自主权、预算参与、上司对预算的使用、对基准的态度、对预算与业绩评价相关性的态度、对预算的1般态度、预算相关性这13类因素在1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松弛行为。Collins(1978)认为预算特点与个人对预算的态度关联度最大,个人性格特点和个人对预算特点的态度与个人对预算的态度显著相关。由于人类行为具有的主要特征是社会性、目的性、能动性和规范性,因此,在公司组织中的个人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个人之所以愿意参加到公司组织中,是因为公司的目标对个人的行为是有价值的。每个人的经济行为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每1目标又是下1目标或更远大目标的进1步的手段。因此行为和目标构成了1种系列性、层级性的行为系统。当群体中的个人之间出现行为决策分歧时,就需要成员的行为在群体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下,放弃个人行动的决策权,使差异缩小,而趋向于相同的意见、看法以及行为倾向,从而使组织成员的1切行为指向公司组织的共同目标。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根据权变理论的观点,预算作为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对应不同的战略应有不同的预算管理模式。如对于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应实施预算的“紧控制”,而对于公司的单1化战略应实施预算的“松控制”等。不同战略导向下的预算,其核心、作用、范围等因素都应有所不同。预算管理的内容应该是对组织内部各部分的综合管理,其实施活动也应是1个系统过程,但预算管理的具体方法受到各分部独特性的影响,不存在统1的最佳预算管理方法,应该根据企业组织的不同进行权变选择。
  
  2、理想状态下预算松弛对业绩的影响
  
  理想状态可以理解为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信息的供给与需求是充分平衡的,Young(1985)设计的1项实验,直接考察了真实导向型报酬计划对代理人产生预算松弛的影响。他的实验结果对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很多后来者,在其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研究。Young(1985)的实验结果显示,在状态不确定,上下级对业绩能力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下级即使在真实导向型报酬计划的约束下,也会产生松弛。不过厌恶风险的下级其松弛程度更加明显;而当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下级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压力(误报预期业绩会引起人们的非议),这种社会压力与预算松弛负相关。也就是说,当上级缺少下级的业绩能力信息时,参与式预算激励真实沟通的报酬方案是适当的。但是,随着上级对下级业绩能力的了解,真实导向型报酬计划的重要性可能会下降,其原因主要是:上级不需要依靠下级的信息支持;有更大的社会压力阻止下级虚假报告。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对预算行为的影响是关键的,激励性报酬方案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①
  
  3、现实状态下预算松弛对业绩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在现实状态下,信息充分对称的环境几乎不存在。即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指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即1方比另1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1方居于信息优势,而对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在信息经济学文献中,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委托——代理关系,其中居于信息优势的1方称为“代理人”(agent),处于信息劣势的1方为“委托人”(principal)。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在本质上是经济人之间信息差别的1种社会契约形式,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活动中相当普遍,许多经济活动都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进行的,许多经济关系都可归结为委托——代理关系。
  预算松弛是预算执行者对预算管理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基于本位利益,利用企业各阶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参与编制预算的机会蓄意将预算标准放宽,并在实际工作执行过程中尽力形成对自身更加有利形势的现象。预算松弛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第1,过于宽松的预算,难以激发企业的潜力,带来了大量无效成本。按照古典经济理论,由于成本没有实现最小化,利润也就达不到最优。
  第2,预算松弛、预算错误、客观环境变化和工作不努力等都会产生不利的预算差异。预算松弛的存在,为管理者提供了掩盖失误的弹性空间,妨碍查明预算差异的真正原因,影响到业绩评价的客观性。
  预算松弛也有积极性的1面,这主要表现在:
  第1,适度的预算松弛可以减轻预算执行者完成预算压力,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诱使其为完成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2,很多预算执行者在营运良好的年份建立起松弛的预算,调低利润,在营运困难的年份又转回利润,使企业好的年份不至于太好,坏的年份不至于太差,客观上有助于企业的稳定。
  预算松弛的这种正效应在1定程度上也得到了高层管理者的默认。预算松弛也可能并非1定是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或外部市场环境造成的。许多研究发现,企业以往和现在的业绩情况也影响预算松弛的可能性。
  Wim A。Van der Stede(2000)运用调查153个经营单位主要管理者的问卷资料,来检验它们所采用的预算控制类型以及所鼓励的行为可能受到的环境变量影响,如竞争性(进取者)战略和经营单位过去的业绩。从现有的结论来看,竞争性战略可能与较为宽松的预算控制相联系。可以认为,“竞争者”比“防御者”有着更宽泛的产品系列,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更依赖于产品开发和革新,这些特点本身就具有长期性质,而且难以量化,这使得依赖传统会计指标过分严格的预算控制变得不合时宜。因为不确定的环境要求预算控制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便对环境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预算松弛能提供1个缓冲余地,释放1定的资源,可以用它们来利用市场机会和开发新产品。因此,允许松弛存在,这是使组织免受不确定性影响的1个重要途径,因此他认为,采用差异化或进攻型战略的企业更有可能建立松弛的预算。Kren &; Liao(1988)则发现,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时候,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难以区分“无意的预测偏差”与“有意的预算松弛”,这导致预算松弛成为1种必然。

 4、小结与启示
  
  综上可知,出现1定程度上的“预算松弛”是1种正常现象,关键要了解预算松弛的类型及其程度,并将其控制在1定的范围内,再寻求治理之法。预算管理在发挥公司激励机制功能中,起着首要作用。在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的基础上,会计利用不同的方法和程序编制出各种与决策相关的预算,将公司目标以数量形式具体化,从而详尽规定出公司组织成员各人行为决策所依据的具体价值标准,用公司目标指导个人行为目标,使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紧密结合。根据预算管理,公司组织中的各行为主体可以清晰地看到:通过公司目标的实现可以使个人的努力获得相应的报酬。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息息相关,从而诱发个人对组织的认同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强烈愿望,将公司目标吸收、融化到个人行为中,主动提高工作效率。预算管理又是协调群体行为的重要手段。编制全面经营预算,将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日常工作纳入到预定的轨道,促使其密切配合、协调行动。根据预算管理,采购部门把采购计划与生产需要连成1体,生产部门把销售目标作为生产、计划的依据,这消除了群体行为之间的不稳定因素,实现了公司组织的平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 程明。预算制定与业绩评价[J]。财会通讯,2006,(9):74~76。
  [2] 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55~56。
  [3] 潘飞。预算制定与业绩评价[J]。财会通讯,2005,(9):74~76。
  [4] 王斌。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J]。会计研究,1999,(11):20~24。
  [5] 张朝宓等。当代西方预算管理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12):18~23。
  [6]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3联书店,2004。35~36。
  [7] Collins F。 The interaction of budge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 with budgetary response attitude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78,53(2):324~335。
  [8] Cooper,R,Kaplan,R。S,Maisel,L。S。,Morrissey,E。,&; Oehlm,R。M。 Implementing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moving from action to analysis。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Montvale,NJ,1992a。
  [9] Dunk A。 The effect of budget emphasi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budgetary participation and slack[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April):400~410。
  [10] Lukka K。 Budgetary biasing in organizations: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8,13(3):281~301。
  [11] Merchant K。 Budgeting and the propensity to create budgetary slack[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85a,10(2):201~210。
  [12] Onsi M。 Factor analysis of behavioral variables affecting budgetary slack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73,48(3): 535~548。
  [13] Young M S。 Participative budgeting: The effects of risk-aversion andasymmetric information on budgetary slack[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5,23(3):829~842。

    上一篇: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展决定因素实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