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哪1段链条失落在风中
银行惜贷的根本动因
国有银行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问题上1直是如履薄冰,它们更愿意贷款给国有企业,还款较有保障,即便还贷出现困难,也是国家的钱花在国家身上。
而对于民营企业,如果顺利还贷还好说,若1旦出现差池,则银行行长的责任可就大了。就单笔贷款业务而言,向大企业放贷的风险成本低于向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因此对于1个理性的银行经营者来说,其最佳选择是少向中小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民营企业中即便能得到贷款的也是少数大型民企,因为大企业在竞争中抗风险能力更强,还贷能力更大。
更重要的是,我国对信用风险防范手段缺乏。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信息传递、披露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1个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信用监控及评价机构,信用信息透明度低、搜集企业信用信息困难。这种“信息不通”、“信息不对称”给失信者以可乘之机,便于他们“打1枪换1个地方”,被查处之后仍能易地“重操旧业”。或毫不畏惧、毫无愧意地就在原地与新的契约对象、新的消费者进行不对等的1次性博弈。还有部分民营企业在获得贷款难的情况下,对已经占用的贷款故意不予偿还,导致银行企业关系更加恶化。
短期借贷作固定资产投资
湖北1个新组建的农副产品加工公司,为了事业的高起点,急不可待地购进了1大批设备。不久就发现,要安置新设备,现有的厂房远远不够,需要建新厂房。可建新厂房需要很大1笔投资,为采购设备,公司账上资金已几近枯竭。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银行。几经周折,总算以备料的名义,从银行贷来了1笔款子。该公司将这笔款子投入新厂房的建设当中,却忘了这是短期贷款。新的厂房刚盖完,还款的时间也到了。公司还不上银行的借款,银行就申请法院将公司原有的厂房带新盖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全给查封了。这家企业1时落入了进退无路的境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史玉柱后来总结自己失败教训的时候就说:我失误就失误在那时候不懂财务知识,将流动资金大量投入固定资产建设,结果使企业流动资金枯竭。企业也受此拖累,最后支持不下去了。
小马拉大车
民营企业为实现低成本生产,最大限度地将积累的自有资金首先用于再生产的扩大上,但是由于其规模扩张过快,配套的流动资金难以同步跟进,常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自有积累资金过快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削弱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002年初,广西的王勋拿出全部积蓄10万元办了1间小服装厂,1直维持着稳定的收益,不久前云南1家批发商找到他订了价值70万元的服装,这笔大单让他欣喜若狂。由于这单合同数量大,时间紧,要按期交货必须扩大产能,于是他拿出所有的资金25万元,房产抵押给银行贷到20万元,全部用于购买设备、原材料和雇佣熟练工人负债经营,才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这单合同。
合同虽然履行了,但扣除贷款利息后利润却所剩无几,固定资产投入使服装厂出现了16万元的资金缺口,扩大生产后,工厂的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求量也上涨到了20万元,沉重的负担令王勋无法承受。
过高估计市场容量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人们容易信心超支,对未来市场估计过于乐观,藐视投资风险,从而形成投资泡沫,1旦有风吹草动,泡沫瞬间破灭,投资者就会陷入危局和困境。投资者应从风险与收益平衡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投资导向,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并且将投资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2000年,国家药监局发布文件规定:在2004年底以前,天然胶瓶塞将全部退出药品包装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丁基胶瓶塞。顿时资本闻风闻风而动,全国陆续建成了20多家专业生产丁基胶瓶塞的医药包装企业,行业实际生产能力迅速膨胀到年产250亿只的规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1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