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产业集聚新启示

2017-12-21 02:13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产业集聚新启示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毕业
毕业


     106大报告提出要“走出1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最近我到广东珠江3角洲和浙江杭州湾地区进行调研,观察到1个值得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现象,即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对“新型工业化路子”的意义很值得深入研究。
  所谓产业集聚,就是在1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同类企业,以及生产这种产品的上下游相关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1起,其产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令人震惊。
  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
  在浙江,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有5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1。
  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1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1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1个部件,甚至1个部件的某个环节。在珠江3角洲地区,IT、家电等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在这1地区100公里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0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
  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据介绍,在珠江3角洲地区上述几种产品的0部件的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低30%。而浙江“块状经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也可以说低到了极致,比如在北京市场上卖5610元的布料,在当地不到10元;在外地市场上卖56元的袜子,这里仅几角钱。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这种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过程和机制更是意味深长。在浙江,基本上是市场与产业互动的方式。
  先是在某个地方出现自发性的市场,在市场的背后,1家1户的生产在发展,然后进1步推动市场的扩展。地摊式的市场形态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但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却以1种非常自然的形式出现了。
  市场1旦形成并逐步成熟后,便会形成自己的合理秩序。在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形成了高效率的通达全国各地的物流系统。其他地方的客户,经常宁愿绕路也要到“中国轻纺城”发货,因为这样才能更加快捷、可靠、便宜地把货运出。
  而在珠江3角洲,产业集聚则有另几种机制。1种是加工贸易带动。以东莞的美能达打印机、复印机为例,先是来料加工,以后发现成本很低,总装厂也就搞起来了,并带来了更多的配套厂家。美能达的主要竞争对手佳能、理光也陆续进入这1地区。
  另1种是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顺德的科龙、美的、格兰仕等名牌产品带动了1大批配套厂家的发展。科龙的冰箱、空调等的外部采购率达到70%以上。
  还有1种类型是OEM、ODM产品带动。顺德勒流镇的东菱公司,是专为欧洲市场做小家电的贴牌生产,80%以上的0部件就近采购。仅在勒流镇,与小家电相关的生产企业有4000多家。
  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在广东,还是在浙江,产业集聚事先都没有计划、没有规划,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这可能是我们理解产业集聚现象的关键所在。
  产业集聚给经济学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换个角度说,对产业集聚这种现象,应当给出有意义的经济学解释。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
  这里我想强调1下产业集聚现象对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关系的影响。产业集聚事实上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区域性的产业集聚形成并成熟后,再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过去我们讲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主要是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随着交通信息条件的改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优势已不再明显,或者不复存在。
  产业集聚形成后,可以说显著地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地位。而且,相关产业的增长潜力仍很可观。这种状况对流行的“梯度转移”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是否会随着经济增长逐次向中西部转移,很值得重新思考。
  中西部如何走出1条切实可行的加快发展的路子,也很值得重新思考。从以上讨论的产业集聚现象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西部地区可能也要促进自己的产业集聚,当然这些产业或产品要区别于东南沿海地区。

    上一篇:丽水市民间投资运行效率及政策调整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