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区域创新网络的多层次发展动因剖析
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创新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本文将以竞争层面的拓展、竞争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多层次发展动因予以剖析。
3.1竞争层面的拓展:从企业竞争到区域间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从竞争层面来看.以企业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竞争已经逐渐向以区域作为竞争主体的区域竞争拓展。区域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争夺和较量.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层面的竞争力在围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随着区域竞争的不断升级,目前区域竞争模式已经从资源、资本要素导向型转变为创新导向型。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要求区域创新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竞争途径出现,可以说,区域竞争的不断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区域创新网络的出现与发展。
3.2市场竞争方式转变:从企业竞争到企业网络竞合
随着市场模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需求的小批量、多样化特征逐渐凸现,衍生于刚性生产模式的垂直一体化大企业难以适应后福特制生产的弹性专精要求。
根据顾客需求定制的弹性生产逐渐替代大批量标准化的刚性生产,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组织从等级制大企业向企业网络演进,竞争方式也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向企业网络问以竞争式合作为主题的新型竞合关系。训网络组织有效地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而且由于企业之间通过转包、战略联盟、服务、销售合同等具体联系形式进行社会劳动分工与协作,企业可以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并通过集体学习提高网络的创新能力。”
企业间网络化竞合关系的发展,一方面为区域创新网络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基础,区域层面创新随着企业网络的发展逐渐呈现出系统化、网络化特征;另一方面,企业网络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企业间的互动发展,而且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发生着广泛的联系.从而有利于在广泛互动中产生创新的火花,进而发展成为区域创新网络
3.3创新方式的转变:从线性创新到非线性创新
20世纪60~70年代的创新理论是“线性模式”的思维,一般遵循“基础和应用研究——产品和方法开发——生产——扩散和市场化”这样一种线性发展模式.认为整个创新过程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而其它企业采用新思想或新产品就是创新的扩散。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有些西方学者意识到创新过程的长期性与不确定性,创新过程及其空间布局的情况比过去复杂得多。当代复杂的技术系统创新.已经不是熊彼特式的线性过程,技术创新会因为非连续性、不适当的学习过程或者缺少学习过程而中断,所以需要认识企业互动的非线性创新模式。非线性创新模式是由包括企业、政府以及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内的多元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创新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可能有不同的创新源,例如原料供应、生产和销售等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与客户的紧密联系,与供货商或合作方在技术上的关系,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干中学”和“用中学”,都可以成为实现技术革新的路径,具有渐进性的特征。
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转变为非线性创新,也是企业独立的创新活动发展为企业、政府以及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内的多元行为主体共同参与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活动的互动性、多方参与性进而成为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4不同视角下的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理
区域创新网络的出现与发展并非是偶然的、随机的,虽然不同的区域创新网络发展路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形式不尽相同.但是区域创新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却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本文将分别从知识创造与知识共享、集体互动学习、根植性与社会资本集体3个不同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