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加坡的国有企业管理作者:李钢

2014-02-26 02:39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新加坡的国有企业管理作者:李钢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新加坡属于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国家富裕。新

  新加坡属于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国家富裕。新加坡的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贡献占很大比重,国有企业对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及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我们一般认识有很大差异的是,新加坡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相当高,1989年国立新加坡大学的3位经济学家曾对全新500家最大企业(包括国有和私有)进行了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外国跨国公司和本地私有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分别28.8%、7.3%和2%——国有企业的效益明显高于私有企业。那么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是怎么管理的呢?本文拟以新加坡著名国有企业淡马锡控股为例来剖析一二。

  一、设立国有控股公司行使出资人所有权

  新加坡在刚刚获得独立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国内市场狭小,私人资本少,投资能力极其有限,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做出的选择是集中全国的财力和人力直接创办一批国有企业.新加坡创立国有企业一般有两大类业务领域:一类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稳定或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如电力、煤气、水务、博彩等行业;另一类是新加坡未来国家竞争力所在的行业,这些行业由于未来前景不甚明朗或初期风险较大,民间资本不愿意投资,这时国家担负起引导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出资设立企业。

  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履行所有者权益,那么,新加坡政府如何履行所有者权利、管理这些国有企业呢?一般说来,发达国家管理国有企业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国家设立专门主管部门行使出资者所有权。采用这种做法的国家最典型的是联邦德国和法国。在联邦德国,财政部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行使所有权;在法国,财政经济和预算部代表国家拥有国有资产。

  另一种是建立国家控股公司代行出资者权力,如意大利。这种模式是政府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而在政府与众多国有企业之间设立国家控股公司,国家控股公司代表国家持有国有企业股权并行使股东权利。通过在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设立这种控股公司,割断了国家与企业间的直接联系,国家控股公司负责管理国家拥有的股份,代行国家所有权,是法人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一是充当隔离层和保护层,使企业免受不必要的政治干预,实现政企分开;二是对所有权进行专业化管理,如提供比政府专业部门更有效的战略指导和实行完善的财务纪律;三是协调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有关政策,防止各部门之间政策不一带来的矛盾;四是督促下属运行公司和企业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策,保护所有者利益不受侵害。

新加坡采用的也是这种模式,而淡马锡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控股公司。

  淡马锡控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拥有、新加坡最大的一家国有控股公司。专门经营和管理新加坡政府投入到各类国有企业资本的国家资产经营和管理公司;公司以控股方式直接管理着23家国有企业,间接管理或控制的企业达到2000多家,在金融、电信、传媒、能源、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与工程、运输与物流等产业领域,都有较大的发展。其属下的企业包括新加坡发展银行、新加坡电信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电力公司等一些知名的企业。其所控制公司的营业额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13%,成立30年来,淡马锡的经营业绩是净资产收益率年平均超过18%,给国家股东的年分红平均超过6.7%。

  二、国有企业管理机制

  作为国有企业,淡马锡能够有如此好的经营业绩,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新加坡解决了一般国有企业管理的四大弊端:国有企业的惰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素质及积极性问题;政府对国有企业干涉过多问题;政府对国有企业监督不到位问题。

  1、国有企业的惰性问题

  新加坡对国有企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或保护政策,而在一开始就将国有企业放到市场中竞争,强调国有企业必须市场化运作,并对国有企业有明确的盈利要求,对其经营者的考核也主要考核利润指标。国有企业一旦不能赢利,或盈利能力变差,政府就会果断将其卖掉。这种明确的态度及果断的做法,使新加坡国有企业的盈利动机很强。

  2、国有企业经营者素质及积极性问题: 

  新加坡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完全市场化运作,强调要从国际人才市场上选拔人才,同时,薪酬水平同样也与国际接轨,保证了国有企业能够获得高素质的管理者,并保证经营者有足够的积极性。

  之所以要从国际市场公开选拔人才,是因为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如果由政府来选派、任命的话,由于一流企业往往能提供一流的报酬,政府部门看到这些“肥缺”,可能会将一些现有官员或自己的亲朋好友派过去,出现官商不分和寻租谋私行为——而采用上述市场化、透明化的机制,避免了政府对企业的政治干预和干预所带来的扭曲。

  从国际经理人市场招聘人才,使淡马锡及所投资的公司能获得世界一流的管理团队,相应的,淡马锡及其下属企业的薪酬标准完全是跟国际市场接轨的——因为他们选人是在国际市场上选的,所以工资水平必须要有国际竞争力,这样也就能够保证淡马锡获得一流的人才,保证了新加坡能够从国际市场上选拔到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来经营企业,同时,薪酬有竞争力,经营者经营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这就提高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

  3、政府干涉过多问题

  首先,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设立像淡马锡这样的控股公司本身就减少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那政府有没有可能通过淡马锡来影响其下属的国有企业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们从人事任免及政企关系两方面来看一下:

  1)国有企业人事任免

  我们以淡马锡为例看看新加坡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制度。

  从淡马锡的治理结构及组织结构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淡马锡控股的管理,由新加坡财政部长牵头成立董事会任命委员会,董事会任命委员会由财长及各部部长及行业专家组成,不是财政部长的“一言堂”;同时,委员会内的各部部长与财长是平级关系,没有隶属关系。这种政府内部的制约关系保证了淡马锡董事会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也保证了被选中的淡马锡经营者不受政府内部哪一个特权人物的左右。

  另外,新加坡考虑到,淡马锡控股要以新加坡的长远利益为前提管理其投资。新加坡的长远利益有别于新加坡政府的利益。所以淡马锡董事会人员的任免虽由财长牵头、各政府部长及专家组成的董事会任命委员会提名,但必须经总统同意后才能任免(新加坡总统代表新加坡的长远利益)。这在历届政府与代表国家利益的总统之间安排了制衡机制,可以防止各届政府滥用职权:

上一篇:企业管理:领头雁与智囊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