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帝王驭人术看企业管理

2014-03-29 01:03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从帝王驭人术看企业管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管理,可大可小,大至治国安邦,小至居家理财。那么何为管

管理,可大可小,大至治国安邦,小至居家理财。那么何为管理?管什么?怎样管理?这是一个从古到今的命题。古代帝王为了江山永固,可谓是煞费苦心,今朝政府当局,为了治国安邦,可谓是用心良苦。一个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做大,作强,其决策者可谓也是绞尽脑筋。其实今天的管理者要能从中国古代帝王的驭人术中学到一点,那么,他们就会发现,原来管理如此容易——驭人!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知名管理咨询专家,周永亮博士在其《江山永续》一书中说过“如果说西方的管理精髓主要体现于大型企业的持续发展历史中,那么中国的管理精髓一定是展示在历代主要王朝的长寿过程中,展示在中华文明的繁衍持续过程中。”真正的中国管理高手是王朝的某些统治者,他们才是中国管理的主要实践者,甚至是理论的原始创造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同样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的。帝王治国和今天的企业管理在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地方。一个帝王要治好国家,他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因为没有臣子们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

我看过《中国古代帝王十大驭人术》一书,书中讲了中国古代帝王十大驭人的方法,我最推从的是其中的第四条:下诏罪己

举一个例子:

公元221年,(曹魏黄初二年)六月,日食发生。日食在今天看来已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自然现象,即日、月、地球三者并行,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线,就出现日食。古人往往把自然现象与人间社会政治联系起来,认为自然的非正常现象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如不及时向上天承认错误,上天就会给人间降下灾难。当时,主管天象的官员将此事上报文帝曹丕,要求按旧例罢免太尉以避灾。而此时的太尉是老臣贾诩。贾诩是什么样的人物呢。这贾诩原本是张绣手下的谋士,归附曹操后,他自知身为降臣难与曹操旧部相比。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对于降臣,自然诸多猜忌。贾诩当时的处境自然好不了。但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老子不行,那就盯着小子吧。当时曹操年事已高,众臣都在为世子的择选处心积虑。贾诩当时就暗地里在曹操儿子曹丕身上下功夫。一次曹操就立嗣一事征询他的意见,贾诩避而不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回答说是在想袁绍和刘表的儿子们因争立而相互残杀的故事。这一说,曹操自然明白这是在劝自己按长幼顺序册立曹丕为太子。贾诩在老谋深算的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冒险押了这一宝,暗怕会被多疑的曹操识破,自此便韬光养晦,闭门不出。后来曹操果然立曹丕做了太子,曹丕也知道贾诩于此事甚有功劳。所以,曹丕一上台,就立刻任命贾诩做了太尉。曹丕重用贾诩,不光是因为贾诩对自已有恩,而且还因为贾诩的深谋远虑对自己稳坐帝位大有用场。而这黄初二年,是曹丕登基称帝的第二年,政局还未完全稳定,当然不能因一个小小的日食就杀掉贾诩。在中国古代,大臣和百姓很看重天象,认为上天的一些昭示意味着一个帝国的兴衰,主管天象的大臣汇报完,当朝堂上的大臣就纷纷议论起来,一些和贾诩平时不和的大臣,更是趁此良机,力劝魏王曹丕杀掉贾诩,说是以谢天命。但曹丕毕竟是曹丕,他听完报告,想了一会儿,下诏说:“上天降下灾异,是警告天子的。天子委过于下级官员,这不是圣人的做法。文武官员们,大家小心尽职吧!以后凡有此类警告,绝不归罪你们。”曹丕这么一说,摆出“一切责任由我来负”的姿态,群臣无话可说。细想一下,曹丕的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多雕的。他不仅保住了谋臣贾诩,而且也为自己买下了宽仁、厚待功臣的美名,更使得贾诩从此对他更加死心塌地了。

帝王的所谓“下诏罪己”无非是把政治行为过失归罪于己,这里表现出帝王的政治胸怀,史书里也一再歌颂帝王的这种胸襟。其实这一招,正是帝王的驭人之术,管理之道。作为帝王,他在对待大臣、处理政事时,如果他感到罪己比杀人能获得更大的政治效益,那么这时他也会选择前者,因为政治利益才是他最终要考虑的。

同样,在一个企业中,虽然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帝王那样的生杀与夺的大权,但就管理与被管理的实质而言,却并没有变化。管理层要想获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要让他们竭尽全力地为企业工作,那么就需要一些“管理之术”了。其实管理者完全可以向帝王学习学习。在上面的那个例子中,管理中就可以照搬到平常的企业管理中。

一个企业的运行,总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问题吧。比如产品的质量不过关,销售额突然下降,消费者投诉,这时作为管理者你可能会大发雷霆,把下属臭骂一顿。而下属呢,当面肯定不敢和你顶撞,他们可能会说,“是,是,是,我们一定改,一定改!”,可是,他们的心里并不服你,也许这件事糊弄过去,又会出现下一件头痛的事情,因为他们对企业不尽心,人在曹营心在汉。我记得国内的一位著名企业管理家说过一句话,“人在,心不一定在;心在,人一定在”。换一种做法,我们想像一下: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决策层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下属们都严肃地坐在会议室里,等待着boss的训斥,boss进来后,首先调查分析一下这个情况。然后停顿一下,等待下属的反应。下属们这时脑中已经崩紧了弦了,都默不作声,等待着挨骂了。不料,却听到boss这么说,这件事情是由于我这段时间对公司监管不力造成了,与大家无关。这一下,那些科长们,主任们就傻眼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正在惊愕中,又听到boss接着说,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我希望各位与我同心协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具体措施。下属们听了,自然是除了点头,还是点头。散会了,科长、主任们带着一种佩服的眼神对boss说,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处理,就先走了。他们干什么去了,自然是屁颠屁颠地跑到各个部门,把这件事情办好了。瞧,这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在大家的一团和气中就这样办妥了。企业的业绩上来了,下属们对boss,除了以前的敬畏,还多了一份祟敬!

这就是管理!我认为好的管理就该如此,劳心者食人,他们食人的本领,用今天的话说,叫做管理技能。说白了,也就是驭人!

《孙子兵法》曰:攻心为上!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管理!没有管理的企业,是各位员工都尽职尽力,而这前提就是,他们喜欢这份工作,喜欢为企业付出,觉得劳动是最光荣的。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正被管理者驾驭得服服帖贴的,正是应了那句话,被人卖了,还笑着帮人家数钱呢!

上一篇: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滞后正在阻碍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