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特征略述(3)

2014-07-01 01:15
导读:四、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 在美国制造业领域,职业培训成了企业提高劳动力素质、清除技能与职业之间差距的主要途径。美国制造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四、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
  在美国制造业领域,职业培训成了企业提高劳动力素质、清除技能与职业之间差距的主要途径。美国制造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企业界每年用于在职员工的培训经费在1996年时就达到2100亿美元。[7]美国政府把提高工人技能和由高质量的劳动力所提高的生产率作为保持美国公司竞争力和创造更好的职业的基本点,认为这些可以抵销美国企业到海外寻找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美国制造业公司根据员工构成情况,因材施教,将职业培训教育分类进行。例如,IBM公司的负责人认为,每年对教育训练与内部沟通的增长率应高于公司其它方面的增长率。IBM公司的教育与培训可分成几类:一、对普通员工的教育。新员工进公司后必须首先接受为期3个月的教育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公司的性传统、公司的原则、工作技能、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知识等。进入公司1~3年内,员工还会再接受一次在职训练教育。然后,每隔5年便有一次“中间职员培训教育”。二、对人员进行培训。IBM公司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培训。与系统工程领域中选拔出来预备担任管理人员的职员首先要接受一年的前导培训,包括实际的经验与正式的课堂教学。这些教育大约有75%的训练在分公司进行。第一线的经理在职第一年必须接受80小时的课堂训练。并且,IBM公司还规定,新任经理在晋升后40天内须参加为期一周的训练。
  职业培训教育不仅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且美国的一些行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著名的美国商会对促进企业员工培训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个企业联合组织1990年就建立了一个有关职业培训的分支机构;1992年又建立了质量学习服务机构,这使各企业的员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90年代中后期,该组织推出了一项旨在用技术工具、多媒体和电脑软件来帮助改善企业的教育和培训条件。美国商会会长莱希尔说:“商会相信,如果美国要保持世界级地位,长期学习和培训是必要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总之,在美国企业,要力创世界一流,就必须将企业变成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变化的机构。美国制造业企业为员工提供长期的培训,势必将大大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推动美国持续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综合看来,美国制造业的资源管理变革形成了独特的美式风格,是值得我国制造业借鉴的。首先,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断地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比如,美国企业的人事部门能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资福利来强化对员工的激励。员工的薪水随着工龄的增长而相应上涨,并且同一岗位的薪水升限幅度依据工作绩效而定。
  其次,同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美国的制造业更加注重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队伍。美国制造业的人才资源开发是通过有计划、持续性的组织实施培训、教育和开发计划,以改善员工和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的活动。美国的制造业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就走出困境是与其始终坚持用高标准录用和培训各方面人才分不开的。
  再次,彻底改善了美国制造业公司里原先工人与管理者之间长期紧张对立的劳资关系。从以上事实不难得出结论,美国企业中建设团队和下放权力的做法使员工的公司主人公精神得以充分体现。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共同生活在一个团结的企业大家庭中。员工从原先的被迫劳动转变为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产,企业效益因此自然扶摇直上。
  最后,美国制造业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相结合。美国企业的员工从雇佣开始就注重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相结合。从招聘开始企业就注重员工质量,使员工一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在使用上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的拟定,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出此之外,企业还营造出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这些富有远见的举措亦使员工更有效地工作,成就目标的实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参考文献
  [1周茂荣,吴姚东著,《解读新经济》[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
  [2王伟峰编著,《美国公司为什么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12
  [3陈宝森著,当代美国经济》[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
  [4陈宝森著,剖析美国“新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1
  [5赵曙明,王戈,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世界经济与.1996年第2期.

    [3] 

上一篇:MNC如何处理好人事中的国际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