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特征略述

2014-07-01 01:15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特征略述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资源 规模
  [关键词]资源 规模 精神 权力 竞争力 战略 关系
  [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进行了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推动这场变革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原因是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条件。因此,破除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结构已然成为美国制造业变革的基点。由于这场变革涉及面宽广,本文选取了若干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如缩减规模、赋予权力、团队精神、职业培训。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逐渐失去原先的优势,国际份额大为缩减。1986年,美国麻省理院的生产率委员会,通过近4年的深入走访,于1994年出版了研究报告《美国制造如何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报告深刻地分析了美国制造业体系存在的六个弊端。其中一条便是美国制造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忽视。该报告迅即在美国制造业界中引起强烈反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场波及整个制造业界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拉开了序幕。各个企业公司纷纷出台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政策。这些政策融入了诸多的元素,如促进信任、加强灵活性、团队精神和经济风险分担。回顾这段,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缩减员工规模
  在20世纪90年代得美国制造业公司里,大规模地裁减人员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通过这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美国制造业所遭遇的境况。但必须承认的是,“缩减规模”(Downsizing)的确称得上是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调整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举措。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紧缩是每个企业应付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裁减人员无疑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与其他相比,美国企业的裁员不仅力度大,而且速度快。在2001年的第一季度,美国制造业企业一口气裁减员工40万,其中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裁员26000人,摩托罗拉的裁员规模为9370人并且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增加了裁减人员的数字。[1]与此相对照,拉美国家裁员超过10万,欧盟企业裁员数量为7.5万,日本是3万。美国制造业裁员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仔细分析美国制造业公司的裁减员工的成分,从中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来自企业的管理层。而管理层的缩减正是90年代美国制造业组织内部革新的核心主题。80年代后期,美国制造业臃肿不堪的“金字塔”型的组织机构已经严重威胁到制造业的生存。这一时期,美国前500家大公司所的经理与的比例高达1:2,经理与工人之比则为1:3.4;生产人员开销比重仅占公司全部开销的20%![2](P190~191)而管理机构的庞杂意味着人浮于事和官僚主义的盛行。正如美国吕叶公司董事长奥尼尔指出的那样:“美国企业必须首先革除传统的带有官僚主义气息的指挥和命令式的美国经营方式”。因此,削减盘根错结和纷繁复杂的管理组织成为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重心和前提。组织结构大量的缩减,带来的是整个企业高效率的运转。通用电器公司为了削减层级繁多且森严的管理机构,以提高管理效率,一下子裁减员工近35%。在正确的领导下,通用公司转变了管理观念,压缩了管理层次,减少了无效管理,将一个官僚主义严重、劳动密集型企业变成运转灵活迅速、结构简洁并且充满活力的组织。
  对比原先美国制造业在企业规模扩大时增加管理层次的做法,能够清晰地发现如今的企业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提高时,原先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就被扁平化了。一言以蔽之,美国制造业就是要精简管理层,充实基层。毋庸置疑,企业规模缩减是美国制造业为了实现振兴所付出的最昂贵的代价。但是,从长远效应来看,制造业的人员缩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首先,规模缩编为提高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作出了贡献。因为制造业公司革除了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的弊端,而这个弊端正是阻止这些公司提升竞争力的一大障碍。“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不具有全球竞争力就意味着生存本身都岌岌可危了。”公司在缩编的同时,也把提高工人能力、培训工人看成是全面重建的一部分,从而将工人置于中心位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美国的经济充满竞争力和活力,如此一来会导致更大规模的和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其次,人员规模的缩减将成为今后企业规模扩大的必由之路。企业一方面裁减冗员,另一方面在招收技术全面又有专长的员工。这样,企业必然从原先的人力密集型生产转为知识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1994年9月的一项研究表明:每3家裁减员工的企业中就有两家会在裁减员工的同时招聘员工。[3](P10)(①注:后一个“员工”指上文提及的具有技术专长的工人)企业通常会放弃没有竞争力的领域,而扩大可以为其增加效益的领域。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新改制和新缩减的企业通常会发展得很迅速,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精简组织结构代表着新世纪美国制造业组织发展的新模式。只有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制造业内部才能形成相互学习、整体互动和协调合作的,才能产生持久的创造力。
  
  二、赋予员工权力
  赋予员工适当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是美国制造业在新经济条件下变革组织和管理的一个重要推进器。美国2001年总统经济报告中对放权的问题有过这样一段论述:“为了充分实现从应用信息技术而实现的成绩,公司常常必须在组织上做出补充变革。例如,只有当操作员们拥有使用它的授权去做出关于生产线运行的决定时,新技术放到生产线操作员手中才是宝贵的。把更大的决策权转到生产线人员的手里是组织变革的关键例证,它补充了信息技术的采用并且增强了它的价值。”

[1]    

上一篇:MNC如何处理好人事中的国际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