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知识治理思想(1)(2)
2014-10-10 01:16
导读:1.2 竞争情报系统纵向描述 从纵的方向说,竞争情报的生产经历了一个从采集、规整、分析加工到其可以按企业需要进行应用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1.2 竞争情报系统纵向描述
从纵的方向说,竞争情报的生产经历了一个从采集、规整、分析加工到其可以按企业需要进行应用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报资源由大量原始低级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转化为清楚地表达出一定含义的“信息”,继而从中按照企业竞争需要提取出有价值的“情报”应用于企业竞争实践。这样一个信息资源不断活动转换的过程就构成了竞争情报系统纵向的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显然,从“采集”、“分析”到“应用服务”,再到新的“采集”,正是一个信息从低级到高级,从繁杂、没有价值到精炼、具有价值并可以加以运用的信息循环活动过程,这也是竞争情报系统运作的主要过程。因此,竞争情报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就构成了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部分,横向的“组织网络”与“人际网络”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服务的。 2 知识治理的内容 2.1 知识治理概念浅析
知识治理,国外也称KM(Knowledge Management),关于它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其中比较为大家公认的是美国德尔福团体创始人之一的卡尔·弗拉保罗的提法:“知识治理就是运用集体的聪明进步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这句简短的话中可以看出,知识治理的核心在于应变和创新。谈到“应变”和“创新”,我们自然可以联想到对于企业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竞争情报。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治理”与“竞争情报”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知识治理”不再像传统治理那样仅仅停留于对企业生产资料的配置和运用,而是更重视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是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建转化和共享的途径,是运用集体的聪明进步应变和创新能力,这与“竞争情报”的产生和应用具有非常类似的性质。对于两者关系的深进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治理”的本质,也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竞争情报”为切实进步企业竞争力服务。下面,我们就从知识治理的内容谈起,结合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逐步阐述、揭示“竞争情报系统”与“知识治理”的关系。2.2 内涵丰富的知识治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治理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科学,作为治理新阶段的知识治理,自然内涵也显得很丰富。大致说来,知识治理包含了对企业“组织”、“信息”、“人”这几方面进行治理的内容。
(1)组织结构调整。根据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理论,在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毫无疑问,将“知识治理”引进企业是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为了实现专人负责制而在企业高层治理者中进行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知识总监)的设置,便是企业重视知识治理的战略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体现。CKO的基本职能大致如下:①深刻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而明确企业的知识需求。②策划与领导创建一个有助于企业员工进行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③监视保证企业知识生产过程和终极知识产品的质量,以保证其对于企业战略的真正价值。④保证企业知识库及其支持工具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⑤建立有效地促进知识生产、传播和共享的激励机制。⑥努力营造全员重视“知识”的企业文化。
(2)信息治理。知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原始的没有关联的“数据”到可以清楚表达一定含义的“信息”,到终极提取、加工出具有价值的“知识”。这个知识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流”的运动过程。对于这个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知识”,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信息”。信息治理是一个复杂的整合过程,它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使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一定途径变成可共享的知识资源,并最后将知识产品进行推广与传播。可见,对于理想的信息治理系统,需要有支持信息传播的通讯网络,还要有用于存取信息的高性能的数据库、信息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