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结构化口试在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题目解析及应对(2)

2014-10-23 01:57
导读:1.这个职位要带领二十几个人的队伍,你以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 2.你在团队工作方面表现如何?由于这个职位需要到处交流、沟通、你觉得自己的团

  1.这个职位要带领二十几个人的队伍,你以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
  2.你在团队工作方面表现如何?由于这个职位需要到处交流、沟通、你觉得自己的团队精神好吗?
  3.这个职位是新近设立的,压力特别大,并且需要经常出差,你觉得自己能适应这种高压力的工作状况吗?
  候选人是这样回答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我治理职员的能力非常强;第二个题目,我的团队精神非常好;第三个题目,能适应,非常喜欢出差。
  事实上,这位副总应该设计开放式的题目,第一个问有没有领导能力,第二个是有没有团队精神。第三个题目能不能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但是都错误地采用了封闭式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而候选人在询问的题目中很轻易就知道他想听到的答案是什么,实际上这是口试中最大的忌讳,而且肯定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应对的策略
  
  (一) 对口试职员进行培训
  很多人以为,一个称职的口试职员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但是,在有经验的口试职员之间,对口试结果也经常会出现争议,突出表现了对口试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主观性,而对口试职员进行培训是减少偏差的有效途径。
  对口试职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改善受训职员的提问技巧、口试的组织、提供支持、建立***的相互关系、倾听的技巧以及把握相关资料的能力,各种实践手段、讨论、演示、反馈能力的培训。经过培训后,可以把这些差异限制在最低的程度,从而使偏见和误差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二) 对口试结果进行评估
  口试结果的评估环节,在很多企业招聘中往往被忽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口试结果的评估,可以反映出考官评分的***情况,口试中有无违反程序、主考官发挥***等情况。评估工作是由专门职员(评分员)汇总考官组的评分与评价,通过口试汇总表来进行(见表2 )。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以“综合分析能力(W1)”为例,首先将7名考官的评分抄录在相应空格中,然后将最高分9.5填在“扣最高分”对应的空格中,同理将最低分8.0填在“扣最低分”对应的空格中,然后计算出另外5个得分的算术均匀分,并将结果8.8填在“综合得分”对应的空格中。所有要素的综合得分都计算出来后,根据总分栏中的公式“W1×0.18 W2×0.15 W3×0.11 W4×0.13 W5×0.15 W6×0.12 W7×0.8 W8×0.8”算出的加权和“86.75”即为该考生的终极得分。这一过程也可以通过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实现。
    (三) 对口试职员进行专业分工
  参与口试的职员包括:人力资源部的职员、用人部分的职员,有时还需要有顾问专家的加进。人力资源部的职员负责主持口试,控制时间,并负责某些题目的提问、考察和答疑,如工作期看、求职动机、薪资要求、用工政策、工作/学习经历等一般事项的考察;用人部分的职员负责技能、知识,工作经验等专业业务方面的考察;顾问专家则从专业的角度对应聘者进行特殊项目的考察。
  这样的加权均匀结果才能更正确地反映出结果的专业性、客观性、公正性。才能进步招聘工作的有效性,进步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资源工作的治理本钱。
  
  (四)对口试题目要善于进行追问
  在招聘口试中,应聘者在回答题目时,往往会避重就轻、言过实在,为了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主考官要善于追问。一般使用STAR追问法。STAR是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四个方面。
  首先要了解应聘者工作业绩取得的背景(SITUATION)。通过不断提问与工作业绩有关的背景题目,可以全面了解该应聘者取得优秀业绩的条件,从而获知所取得的业绩有多少是与应聘者个人有关,多少是和市场的状况、行业的特点有关。其次,要具体了解应聘者为了完成业务工作,都有哪些工作任务(TASK),每项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样的。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以确定他所从事的工作与获得的经验是否适合现在所空缺的职位。第三,继续了解该应聘者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所采取的行动(ACTION),即了解他是如何完成工作的,都采取了哪些行动,所采取的行动是如何帮助他完成工作的。通过这些,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后,才来关注结果(RESULT),每项任务在采取了行动之后的结果是什么,是好还是不好,好是由于什么,不好又是由于什么。
上一篇:浅论独具特色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