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进步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1)

2015-01-05 02:07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农民增收的关键是进步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农民增收是
内容摘要:农民增收是“三农”题目的核心,而农民增收的关键是进步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它一方面可以进步农民的素质和应用新技术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进步劳动力的转移速度。笔者以为,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技能培训是进步农民人力资本素质的首要措施。
  关键词:农民增收 人力资本投资 技能培训
  
  我国的“三农”题目其核心是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题目,而农民的增收与农民个人的素质是分不开的,改进我国农村的教育体制和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进步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已成为现阶段稳定农民收进的一个重要措施。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以为,人的素质改善(经过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在职培训、健康及营养的增进)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罗默、贝克尔等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并提出了“干中学”是进步人力资本素质的一种方法。
  目前,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均匀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5%,受过专门技能练习的仅占13.6%。农村形成了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力资本却严重短缺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只有进步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才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源泉。
  
  实证论据
  
  (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实证论据
  潘海红(2002)研究了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和农民收进水平的关系,指出初、高中文化水平劳动力的人均收进高于均匀收进水平,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劳动力的人均收进低于均匀收进水平;农村高文化从业者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较大,主要作用有: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高文化程度从业者具有更强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够发现机会并捉住机会,从而拓展经营领域;对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人力资本附着、沉淀于人身,人力资本拥有主体活动能力的高低和活动空间的大小,决定了人力资本与产业资本形成公道、高效匹配机会的多少;对改进经营、就业观念的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周逸先(2000)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及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进的关系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进步对促进劳动力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家庭生活水同等方面成效明显;农民户主的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明显,对家庭经济收进和家庭人口计划生养的影响比对子女受教育的影响更大、更直接一些。
  钱雪亚(2003)根据人力资本的各因素及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宏观和个人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
  总之,他们的分析都验证了农民人力资本的进步与农民收进的增长有极大的相关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
  
  (二)技能培训对农民人力资本进步的实证论据
  陈玉宇(2004)、侯风云(2004)在考虑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时,考虑了构成农民人力资本的因素,如受教育的年限、经验、工龄、外出前培训、外出时间、健康状况、外出前培训用度等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指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低于城市职工收益率,教育收益率偏低;外出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低于接受培训的收益率,培训对于收进的影响高于教育对收进的影响;教育对收益的影响远远低于外出对收进的影响,外出就业相对于其它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更高的收益;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收进的影响高于其它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身体健康状况是决定外出劳动力收进的关键因素;技能培训对农民人力资本进步明显,且对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起关键作用。
  胡德龙(2005)在研究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家庭收进的关系时,指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进呈正相关,并指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培训的等效年限均匀每进步一年,可使农民年收进增加180元左右,并增加近19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层次产业转移。
上一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