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变革与企业党组织(下)((2)
2015-01-07 01:01
导读:,成都:《理论与改革》,1998年,第1期,页70-71。 [12]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 ,第5-8页。 [13]参见:叶梧西邵云瑞,《现代企业党的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权威弱化成因刍议>,成都:《理论与改革》,1998年,第1期,页70-71。 [12]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对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第5-8页。 [13]参见:叶梧西邵云瑞,《现代企业党的建设》,页8。 [14]参见:陈三仪(四川省委组织部长),兰州:《
组织人事研究》1997年,第1期,页8-11。 [15]访谈记录:7-6。 [16]在中国大陆,国有企业的产权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被人们简称为“改制”。 [17]访谈记录:7-6。 [18]参见:史海,<海城市委在企业改制中是如何抓好党建工作的>,沈阳:《党员特刊》,1997年,第2期,第16-17页;<党员信箱>,沈阳:《党员特刊》,1997年,第1期,页36。 [19]访谈记录:7-6。 [20]访谈记录:5-3。 [21]对此还有一种观点,叫“可弃论”,即一些地方在出售或吞并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以为党组织可有可无,甚至担心党组织是一个会影响企业出售或吞并的包袱,在谈协议时根本不提党组织及党员的何往何从题目,从而使这些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参见: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对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页7。 [22]访谈记录:4-4。 [23]访谈记录:1-7。 [24]仲兆军牛巧娣,<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中加强党建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题目>,沈阳:《党员特刊》,1998年,第9期,页14-15。 [25]访谈记录:3-5。 [26]访谈记录:1-1。 [27]访谈记录:3-5;3-4。 [28]访谈记录:1-6。 [29]访谈记录:4-2。 [30]访谈记录:6-2。 [31]访谈记录:6-2。 [32]访谈记录:1-7,5-2。 [33]访谈记录:9-2。 [34]访谈记录:3-3。 [35]访谈记录:1-6,1-7。 [36]访谈记录:7-1。 [37]访谈记录:3-4。 [38]访谈记录:1-1。 当然也相反的情况,在一家香港巨商控股的外资企业中,这位香港巨商就对中方的党组织十分照顾,答应他们利用企业的场地,在上班时间进行党的活动。但是,这都是特殊情况,并没有任何法律保证。参见:访谈记录:1-1。 [39]访谈记录:4-3;1-6。 [40]本人在实地调查中,被采访的工人都果断否认企业党组织能代表他们的利益,以为企业党组织只代表那些党的干部的利益,以为企业党组织既不愿意代表工人的利益,也不能真正地维护工人的利益。参见:访谈记录:6-1;7-1;7-4。 [41]访谈记录:7-2。 [42]访谈记录:4-2。 [43]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对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页6。 [44]访谈记录:1-1。 [45]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对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页6。 [46]钟荫腾郑秀玉,<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若干题目谈>,深圳:《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页46。 [47]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对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页6。 [48]访谈记录:1-6。 [49]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对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页5-6。 [50]张明智鞠向波,<企业党建不能‘抓大放小’>,沈阳:《党员特刊》,1998年,第6期,页15。 [51]陈文光(中共四川省常委、组织部长),<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工作亟待加强——对国有企业下岗党员教育治理情况的调查和思考>,页7。 [52]访谈记录:9-1。 [53]这种可能性应该说越来越小,由于中国政府现在对国有企业的态度,不是扩大其数目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而是减少其数目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抓大放小”这四个字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参见:陈佳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