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精神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1)(2)
2015-03-23 02:35
导读:创新的这些鲜明特征决定,它在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很难赶超;另方面又由于创新成果所特有的持久性、坚壁性
创新的这些鲜明特征决定,它在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很难赶超;另方面又由于创新成果所特有的持久性、坚壁性(受专利法保护),使得那些在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中,处于远远领先地位的企业,往往难有竞争对手。所以,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利器、手段同目标、效果的关系。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确保企业永久地拥有核心竞争力。
二、培育创新精神,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同道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进步科技投进,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面对进世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如何依托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以为,至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进步全员职工创新创业的竞争力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强化全员职工的创新创业意识,坚定他们对创新本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认知。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培育,主要通过“四个突破”教育来体现。
一是敢于突破本本。人生的复杂环境,制约着人们对权威、本本的崇拜。如,幼儿时代,父亲的“严”、母亲的“爱”,学生时代,有老师的“本本”规范,进进工作岗位,则要被更多的“金科玉律”禁锢,这些都对培育创新精神颇为不利。坚持自主创新,就必须突破本本和权威的束缚。即,有本本,但不完全依靠本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坚持实事求是基础上,敢于突破本本、权威的创新典范。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是敢于突破传统。传统是指形成于社会实践之中,且世代相传的“约定俗成”规范,包括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等。好传统有助于人类熟悉和改造世界,陈腐传统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使人失往创新精神。如,美国与日本曾分别对非洲某国鞋业市场进行调研。美国人的思维,局限于传统“赤足”,结论是“习惯”,以为“没有市场”;日本人却能跳出传统“由于赤足,才大有市场”,结论是“要创新潮流”。可见,创新必须突破传统,努力探寻未知新天地。
三是敢于突破常规。常规是指人们在多年的实践中,经社会风雨磨砺,自然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处理题目时,有一套基本思路和方法。按常规办事,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社会本钱;但一味依靠常规,在竞争中却往往失败。诸葛亮***规而行的《空城记》、《草船借箭》,就是突破常规的优秀战例。
四是敢于突破观念。本本、传统、常规,终极都要落到“人”。坚持创新,就必须首先在观念上实现突破。第一、要有冒险精神,敢于挑战市场风险;第二、要有变革精神,不墨守成规,敢于同传统相对抗;第三、要有竞争意识,在竞争中逐步培育创新能力。如长虹彩电的“三大战略”创意:根据地战略、制高点战略、独生子女战略;海尔公司的人才、市场、政策“三只眼”创新战略等,都是在激烈的商战中,采取的变革与创新举措。
2.重视治理创新,培育创新型领军人才。《当代中国名人成功素质分析》研究了500名领导型人才的成功经验。以为有9种素质最重要,其中,创新信念和决断魄力处于核心地位。大力培养创新型的领军人才,是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能力的培育和锻炼。
一是培养“敏锐观察、科学判定”的科学决策能力。“敏锐观察”,就是当你在阅读或调研实践中,观察到某个新情况、新信息,必须立即捕捉,观察能力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坐失良机。“科学判定”也是创新活动关键环节。当你敏锐捕捉到某个新发现、新题目时,可设想出很多新方案、新办法,并对这些方案、办法,进行评估、优选,而后决策。不仅要“判”,在多种方案中优选;更需要“断”,果断决策、挑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