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企业品牌经营(1)(2)
2015-04-06 01:09
导读:建筑企业品牌经营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中国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促使中国建筑业逐步迈进到品牌竞争时代。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大部
建筑企业品牌经营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中国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促使中国建筑业逐步迈进到品牌竞争时代。我国国有建筑企业大部分是老企业,少部分是近20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无论是老企业还是新企业,能够在今天市场经济潮起潮落中站稳脚的,都是有一定的着名度的企业,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如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时,在与***总书记会谈中就提出了中建总公司的经营理念:“品质重于泰山,服务跨越五洲”。这表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但同国际大承包商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在其品牌经营中仍然存在诸多题目。
一、普遍缺乏品牌经营战略意识 这主要表现为: 1、对品牌及实施品牌经营的概念较模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大部分建筑企业已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但多数对品牌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还存在偏差。经常仅仅简单地把塑造品牌理解成创名牌;把经营品牌等同于设计一套具有国际感、时代感、漂亮的VI/CI(企业形象识别/企业视觉识别)标识;或者把做品牌简单理解为投进巨资在强势媒体做广告。 2、缺乏战略性品牌治理与规划。多数建筑企业都没有聘请外部品牌战略咨询公司或内部治理职员进行过品牌战略规划。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使用监视治理和维护品牌的责任机制或者对品牌经营进行近期规划或者远景规划。 3、缺乏品牌经营战略治理人才。尽管很多建筑企业内部有很多懂得做广告、策划、销售的专家,但他们大多不具备深进的品牌战略治理理论知识,也不具备品牌战略规划和治理的实际经验,更缺少与世界战略品牌治理咨询公司的联系与合作。也就是说,国内建筑企业缺乏能够在宏观上把握品牌优化组合、能够完整规划品牌发展战略、并使之走向世界的战略品牌国际化治理职员。
二、品牌经营缺乏内在同一的架构 目前,品牌经营在国内建筑企业中还处于粗放阶段。各建筑企业中缺乏系统的、相对同一的品牌经营体系。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母公司与下属子公司、设计院很多并非由于市场原因才走到一起,后者在所在地往往拥有更为强势的地域性品牌,这些地域性品牌在当地市场认同度甚至高于母公司品牌;另一方面,这些地域性品牌与母公司品牌之间缺乏实质性互动,不能形成一个同一的品牌体系,造成品牌载体模糊。
三、品牌经营缺乏法律的支持 在品牌战略中,国内外其他行业的企业一般会将已注册的商标作为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也就是说作为品牌的文字代言和图形代言,以避免其他企业的抄袭。而国内的建筑企业固然通过自己的CI工作和一定的宣传,在社会上获得了相当的着名度与名誉度,但都并没有对其企业名称予以注册,作为一种注册商标往寻求法律的保护。
四、客户关系治理体系还不完善 任何品牌价值,终极都可回纳到客户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忠诚度层面上来,即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上来。目前,相当多的建筑企业在具体项目运作上都存在着下属企业滥用的情况,使得业主很难理清其品牌的真正企业载体;另外,由于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不明,使得很多业主对企业品牌产生了误解。如很多业主仅仅知道 “中国建筑”品牌是房屋建筑施工品牌,却并不知道中建也经营基础设施项目。同样,不少业主知道中铁建、中铁工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对其公路、房建等领域建设却不熟悉。这无疑会影响到“中国建筑”、“中铁建筑”、“中铁建工”等品牌的效益最大化。
经营品牌战略建议 一、把经营品牌作为战略治理的重要内容 当今国际大企业发展成长的主要方式已由过往的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发展到品牌经营。能够在市场中取胜并赢得市场的企业,必定是那些能够创新观念和及时把握最有利市场地位的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品牌及其价值也就成为了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跨国经营中,企业决策层必须把这一理念融进到企业经营实践之中。 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建筑企业来讲,已经开始从规模生产过渡到品牌运作的高级经营阶段。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品牌的价值并致力于品牌的经营投资。而要真正成功实施品牌经营,却并不是仅仅简单地做做广告就可以办到的。在“走出往”战略的号召下,建筑企业的品牌经营显得尤为重要: 1、尽快制定战略性的品牌经营策略。没有科学公道的品牌经营策略作为指导,就不会有科学公道的品牌经营措施。 2、进步决策层的品牌意识。企业的决策层,一定要从观念上、治理上、经营上改变过往的企业运作常规,将品牌经营作为企业运作的中心,全力打造强势品牌,将企业的核心理念予以推广,以此推动企业品牌治理体系的改革。 3、在CI工作中,超越企业名称的识别功能,塑造具有核心价值内涵的企业品牌。所谓的品牌核心价值即是以什么、什么方式支持客户或消费者的什么方式和生活态度。要科学地设计好自己的品牌战略蓝图,必须通过自我分析、竞争者的分析和消费者的分析,找准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定位,清楚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特征;要开辟客户心智中的“门路”,对品牌个性以及想要在客户心中占据独占位置进行精心选择,使消费者熟悉到本企业为什么不同于其他同类建筑工程企业以及为什么优于其他工程类服务商,以建立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别化上风。 4、加强品牌文化建设。除了品牌的有形环节,我们也要看到,在竞争全球化的时代,品牌的竞争源于品质和服务的竞争,但又不止于此,必须向“无形”的内容扩充,即向观念、文化的范畴扩充。因此,建筑企业在品牌经营中,必须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往加强品牌经营,树立有内涵和生命力的品牌。这一方面需要不失时机地采用岗位练兵、技术竞赛、脱产轮训等形式,从技术、业务上
培训职工,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好、纪律严、业务强、作风硬的职工队伍。以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员工队伍这种直观的形式,打造优良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