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油气资源对东北亚能源供求关系的影响(1)(2)
2015-04-07 01:17
导读:中亚油气资源对东北亚能源供求的影响分析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在东北亚地区,能源供求关系主要在中
中亚油气资源对东北亚能源供求的影响分析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在东北亚地区,能源供求关系主要在中、日、韩、俄四国之间发生。随着油气消费量的继续增长,东北亚主要能源进口大国面临的能源安全特别是石油供给安全题目日益严重。因此,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日益成为影响东北亚能源供求关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中亚油气为东北亚能源供求多元化提供现实选择
如前所述,中亚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对外依靠度已经并且还将处于严重偏高的状态。
日本是一个能源极其贫乏的国家。“日本的‘国产能源’仅仅限于水力、地热、风力和有限的自然气,只能满足全部能源需求的4%。”“根据日本2006年能源***。2004年日本GDP的2%左右用于从国外购买能源,对能源进口依存度也在上升。2005年,日本99.7%的石油、96.3%的自然气来自海外。”“依据日本资源能源厅2006年1月末公布的数据,2006年12月日本的进口石油主要来自:第一、沙特阿拉伯(12月供给量577万升,1吨约合1,174千升),第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08万千升),第三、伊朗(294万千升),第四、卡塔尔(225万千升)。”韩国的日原油进口量也在300万桶以上,石油进口有70%以上来自中东地区。
中国由于石油消费增长强劲,很多石油也需要进口。从进口来源来看,中国进口原油一半以上也来自中东地区。最近几年的变化趋势还表明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台湾的日原油进口量目前在100万桶以上,基本完全依靠进口。香港和澳门的石油也都是完全依靠进口。中日韩三国石油进口的3/4依靠中东。据统计,2003年中日韩自中东原油进口比重已分别达51%、87%和79%。预计到2010年,亚太地区对中东石油的依靠将超过90%。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因此,为实现供给源的分散化和多元化,中日韩近年来都积极加强石油的自主开发体制。而中亚的油气资源对中日韩摆脱能源来源单一困境,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二)中亚油气资源促使东北亚加强能源供求合作
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在不断变化的国际能源环境中,国际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保障各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中亚作为重要的油气资源地区,激烈的中亚油气竞争市场迫使东北亚必须加强能源合作,才能应对日益紧迫的能源危机。
目前,东北亚各国尤其是中日韩三国在能源领域面临诸多共同困难。面对国际油气市场的动荡,尤其是油价的持续上升,中日韩的经济发展深受其害。而且,伴随着世界范围的恐怖主义与海盗活动,东北亚国家的海上运输风险日益增大。此外,由于东北亚地区能源联系与合作远远落后于欧美,进口油源单一,石油市场脆弱,能源“溢价”长期存在。“自1992年起亚洲的石油价格就高出欧美1至1.5美元,而且目前已扩展到液化自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领域。亚洲原油‘溢价’的存在,使亚洲石油消费国每年向石油生产国多支付50亿至100亿美元。”
因此,共同的境遇使得东北亚各国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系统。系统的任一部分发生能源危机,其余部分也将难以独善其身。日本于1975年制定了“石油储备法”,规定民间石油公司有义务储备前一年日均匀石油使用量的90天份。同时在1978年9月开始利用油轮进行国家石油储备。目前,日本全国建有12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截至2006年11月,其储备是足够全国使用177天。即使是日本,也有可能因东北亚其他国家由于能源供给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延缓甚至崩溃,而不可避免地遭到沉重打击。相反,“若能整合亚洲气力,将形成强大的协商力和购买力,可进步对油价的影响力,弥补亚洲石油市场的脆弱性,共同确保石油供给安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当前,中亚油气有可能成为东北亚能源的重要供给来源。中日韩三国也希看中亚成为本地区更稳定的油气资源供给源,这有助于在东北亚形成一个区域能源合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