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亚油气资源对东北亚能源供求关系的影响(1)(3)

2015-04-07 01:17
导读:不过,未来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仍面临体制差异、缺乏互信等诸多困难。东北亚各国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成功实现能源合作,实现多赢互利。 (

  不过,未来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仍面临体制差异、缺乏互信等诸多困难。东北亚各国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成功实现能源合作,实现多赢互利。
(三)中亚油气资源加剧东北亚能源供求竞争
  由于中亚地区复杂的油气格式以及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同处在东北亚地区的中国、日本和***在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竞争态势。
  1.中日之间的油气竞争。中日之间油气竞争首先在中亚展开。自从我国能源企业开始推行“走出往”战略以来,我国对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给予很大的关注,目的是获得这一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开发许可。“1997年,‘中国石油自然气团体公司’击败了很多大型美国公司,在激烈的竞标中获胜,获得了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津两大油田的开采权。中国计划修建横穿中亚大陆的管线,首先是进口哈萨克斯坦的石油。2004年5月,中哈两国计划投资7亿美元,每年从哈萨克斯坦向中国提供1000-1500万吨石油。中国对里海海上油田也表现出很大的爱好,但考虑到里海法律地位尚未确定,行动非常谨慎”。“2005年,中石油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在哈萨克斯坦拥有油田经营权的加拿至公司,2006年12月31日,中信团体又以1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哈萨克斯坦的卡拉赞巴斯油田。”中国逐渐扩大的能源管道网络使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能很轻易地同伊朗、俄罗斯的管道网连接在一起。这一模式被称为“泛亚全球能源桥”,是一个连接中东、中亚、俄罗斯并通向中国太平洋沿岸的欧亚网络。
  中国在中亚的一系列成功举动引发了日本对中国能源的紧盯战略。由于“日本对里海地区、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油气田也表现出极大爱好。”对于日本,这一地区的重要之处在于,在OPEC失事时,可以作为日本依靠石油的缓冲地带。因此,“2006年6月5日,日本与中亚五国举行了‘日本-中亚外长会议’,打算对中亚市场经济化,以及铁路、公路、电力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援。日本外务省统计数据显示,到2004年底,日本已向中亚5国提供总额2800亿日元(约合25亿美元)官方开发援助资金。”目前日本最为关注的项目是哈萨克斯坦的喀什干油田。日本意图通过金钱援助,享有中亚的油气市场份额。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客观地说,日本与中国在中亚的油气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因此,日本希看在俄罗斯的萨哈林项目和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输油管道项目上获得补偿。
  围绕萨哈林项目: 2000年,日本开始同国际石油资本合作,开发萨哈林油气田。据估计,这个油气田可保证日本全国13年的需求量。日本公司三井、三菱以及在日本燃料动力系统占有稳固地位的“埃克森—莫比尔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共同组成了一些财团,负责落实“萨哈林—1”和“萨哈林—2”项目产品分成协议。目前正积极制定萨哈林自然气输往日本的途径。在“萨哈林—1”项目框架内,正在对展设萨哈林—北海道—新舄自然气管道以及通向韩国继而通向日本的自然气管道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2003—2005年,“萨哈林—2”项目的作业者“萨哈森能源公司”和一些日本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液化自然气长期(2年以上)供给合同,每年供给总量将达到400万吨,2003—2004年,萨哈林给日本提供了大约200万吨石油。
  与此同时,中国在求得俄罗斯远东石油开采权方面可谓行动艰难。随着2002年中石油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和之后中石化参股乌尔古特石油勘探公司的失败,中国试图收购俄罗斯能源企业股权的最初举措均以失败结束。直到2005年7月1日,中石化与俄罗斯国营的罗斯石油公司才签署《一号议定书》,约定共同出资建立东方能源公司,负责在萨哈林3号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
  可以说,在中日萨哈林项目这一环节,中国总体处于劣势。
  围绕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输油管道项目:俄罗斯石油自然气公司已提出修建新的安加尔斯克一纳霍德卡(货物转运港)输油管线,进而修建到大庆(中国)的石油支线方案。管线的年输油能力可达到5000—9000万吨。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项目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日本对这一项目也极为关注。这一管线对日本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希看通过“安纳线”把俄罗斯石油直接输送到日本海沿岸,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石油运输的安全性,而且由于运输间隔大幅缩短,本钱可以大大降低。围绕这一管线,在中日竞争中,中国占据总体上风。中俄远东石油管线建设2007年希看在即。“该管道将在2009年建成,设计年出口能力为8000万吨。不过,中俄双方在项目实施进程方面产生了摩擦,俄方还借邀日本投资商参与项目贷款,向中方施压。而负责承担管线建设的俄罗斯原油运输公司更是表示,不排除以铁路运油取代管道运输的方式完成对华原油供给合同。”即使如此,中国也在这一轮竞争中胜出。
上一篇: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