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应对策略探讨(2)
2015-11-29 01:10
导读:2.3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盈利空间逐渐缩小 货代企业靠服务求生存、求发展,优质服务是货代企业生存的支柱。但很多中小货代企业在营销手段上更多地
2.3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盈利空间逐渐缩小
货代企业靠服务求生存、求发展,优质服务是货代企业生存的支柱。但很多中小货代企业在营销手段上更多地依靠低价倾销和“机会主义”,忽视了对市场细分的理解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把握。企业之间不是以服务质量争取货源,而是单纯依靠打价格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给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全方位放开,国内外竞争主体的日趋增多,信息的高速流通和共享,使航运运价越来越公然、透明化,中小货代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逐年下降。
2.4 专业人才匮乏,治理水平亟待进步
“是个人就可以干货运代理”,这是前几年社会对货运代理企业人才观的写照,固然货运代理的
培训在不断发展,最近几年有所改观,但多数中小货代企业从业职员总体素质相对偏低,企业普遍缺乏精通有关业务的专业人才,这主要表现在包括高层治理者在内的从业职员大多数为“半路出家”,基本上靠经验来经营业务和治理企业,学历教育、专业背景、语言功底等不高,企业现有业务职员亟待进行普遍的规范化培训,可以说人才瓶颈是制约中小货代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应对金融风暴的若干对策
3.1 寻找市场定位,进行服务创新
正确的市场定位,既可以避开竞争对手强势的领域,又可以极大地发挥自己的上风资源,争取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货代企业必须勇于超越传统货代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从被动服务、完成客户指令转为主动出击、挖掘客户潜伏需求,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根据客户需求,在各项功能的基本服务基础上延伸出增值服务,以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的差异性。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现协同运作。中小货代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服务创新才能适应客户需求的广泛化、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才能开拓新的市场并持续地占领市场份额。 3.2 完善信息系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对于货代企业而言,信息不仅仅包括单纯的与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等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的信息和市场信息等。中小货代企业只有不断的完善网络信息系统,才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协调和治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供给链中的货物运输变得越来越“可视化”。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企业一方面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把各个部分、各个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既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提供了低本钱、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3.3 加大人才培养,向知识型货代进军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而言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职员必须全面地把握有关国际贸易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办事能力,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和运输手续,了解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法律规定、习惯做法等,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种种业务,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诸如海关、商检、银行、保险、仓储、包装、各种承运人以及各种代理人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中小货代企业应通过持续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实施公道的继续教育并辅之相关的提升制度,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
3.4 加强企业联合。实现规模经营
中小货代企业由于规模、资金、实力等自身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在面对大型货代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竞争时往往处于弱势状态,假如企业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则可以壮大自身实力,实现规模经营,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代理、海运订舱代理等经营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同盟提供保障;在治理上,进行体制创新,整合货代固有资源,以同盟整体名义进行市场竞争,推动其发展壮大。中小货代企业通过同盟,可以发挥规模效应,以较小的本钱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货物跟踪,从而降低服务本钱,进步服务质量,通过横向联合,企业之间可以各取所长、相互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从而实现“1 1>2”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