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战略治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发展趋势
2015-12-11 01:23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试论战略治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发展趋势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战略、战略治理和战略治理学科的概念,接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战略、战略治理和战略治理学科的概念,接着提出了战略治理研究的业绩—内容—过程框架,并分别对其中的各个学派进行了先容。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环境因素、研究对象、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理论基础五个方面展看了战略治理研究的未来。
关键词:战略,战略治理,战略治理学科 战略治理是工商治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国外战略治理学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也已有近20年的历史。可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战略、战略治理、战略治理学科仍然缺乏全面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国外战略治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其发展趋势是有意义的。
一、战略与战略治理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 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贸易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治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有关说法纷繁芜杂,形成了所谓的理论“丛林”。假如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往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 (Pattern)。假如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通常倾向于把战略定义为一种计划或者谋划。 什么是战略治理?战略治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治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 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按照Ansoff的说法,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治理活动。
二、战略治理学科 (一)战略治理学科的内涵 美国战略治理协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SMS)于1994年召开会议,研讨战略治理的发展远景。受到斯密和科斯的启发,与会学者提出了战略治理学科面临的四个基本题目(Rumelt, et 1994):第一,企业如何行为?第二,企业为什么会不相同?第三,公司总部的作用是什么?第四,什么决定了企业跨国竞争的成败? 假如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根据美国治理科学院工商政策与战略分部(Business Policy and Strategy Division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的说法,战略治理学科主要关心的是总经理的角色及其碰到的治理题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制定与实施;战略汁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激励;资源分配;多角化与业务组合战略;竞争战略;总经理的遴选及其行为;高级治理层的组成过程及状况。 (二)战略治理学科的边界 战略治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它研究企业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和过程。与其它工商治理学科不同,战略治理着重从总经理的角度,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其他工商治理学科仅就企业治理的某一职能治理方面进行研究,它们是战略 (Strategy)与策略(Tactic)的关系。战略是长远的、全局的,而策略是短期的、局部的。战略与策略相比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先有战略后有策略,策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战略。战略治理学科与基础学科、其他工商治理学科、咨询机构和企业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图1。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