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财务治理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2)
2016-01-26 01:02
导读:企业领导重视财务的主要手段应包括:(1)建立科学公道的财务治理机构,配备具有良好素质的财务职员;(2)制定与完善先进、严格的财务制度、科学可行的
企业领导重视财务的主要手段应包括:(1)建立科学公道的财务治理机构,配备具有良好素质的财务职员;(2)制定与完善先进、严格的财务制度、科学可行的考核与赏罚办法;(3)明确企业的治理方针、财务政策;(4)在企业树立“全员财务”意识,做到企业全员都有强烈的财务治理观念。 (二)企业治理制度以建立指标考核机制为中心
具体内容包括:资本保值增值指标,防止企业行为短期化,维护出资人权益;净利润指标,其中税前利润、销售收进、销售本钱、期间用度应按不同部分或商品结构比例进行分解;奖金指标,其确定原则是与保值和净利润完成率挂钩。
(三)生产经营治理以预算为中心
企业要建立全面预算制度,包括财务预算(即本钱,用度资金,盈亏及货币收支预算)、营业预算(即生产销售,采购,人工费预算等)和专门决策预算(如技改,购置固定资产等),并使全面预算贯串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保证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
(四)财务治理以资金治理为中心
比较可行的做法是通过全面预算,严格控制资金流量,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实行“一支笔”、“两条线”、“三会”相结合的办法来治理企业资金。所谓“一支笔”是指企业资金在通过全面预算的条件下,只能由一个人(总会计师或财务经理)来统筹安排。所谓“两条线”,是指企业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即资金由财务部分集中调度使用,以确保生产、经营、投资等的资金需求。所谓“三会”是指在“一支笔”,“两条线”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资金平衡会,讨论通过资金预算;资金调度会,根据各部分申报的用资计划,安排调度会,根据各部分申报的用资计划,安排调剂和解释说明;资金分析会,主要是跟踪分析、评价和考核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五)本钱治理以环节控制为中心
环节控制是根据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提出来的。具体地说,本钱治理必须按照这样的秩序分别进行控制,才是全员、全面、全过程且有效的本钱治理,即设计本钱的控制——采购本钱的控制——生产本钱的控制(即在制定公道的单位消耗定额条件下,应将指标分解到班组或个人,实行二级和三级核算制,把责任会计与本钱会计相结合进行核算,以保证有序且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六)非生产性开支,以期间用度、技改治理为中心
严格制订并执行经营用度、治理用度、财务用度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向治理要效益的一条途径,也是一道困难。同时,企业技改投资的治理也是财务治理的重点,其关键是如何引导、策划和组织的题目。包括:对技改投资的效益论证;筹资渠道和方式;资金的投放时间方式和规模;技改项目(工程)验收和评价;技改投资回报率的跟踪考核。现在不少企业想搞技改,也敢搞技改,但不善于进行技改分析与论证,造成盲目投资,甚至资金浪费和经济损失,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只有加强财务治理工作,并使之成为现代企业治理工作的中心,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