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工企业产权多元化的组织模式
2016-01-24 01:0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浅析军工企业产权多元化的组织模式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多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多个国家普遍采用的国防科技产业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军工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提供有益鉴戒。
【关键词】军工企业 产权多元化 组织模式
一、两种国防科技产业组织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采办主导式的特点
在采办主导模式下,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国防产业治理部分,只通过国防采办部分与国防产业发生关系,通过武器装备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引导国防产业发展,通过分阶段向承包商支付采办费的方式来实现对国防产业的投进。美国事最典型的采办主导式的组织模式,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不使用行政手段组织国防科技产业的科研生产活动。美国除了有核能源部和航空航天部之外,没有其他的国防科技产业的主管部分,也不制订专门的产业政策指导国防科技产业的发展。
二是国防科技产业企业基本上是私有产权。美国国防产业中的国有国营企业主要是军内科研实验单位和修理厂,国有私营企业主要是核武器研制生产综合体以及弹药厂,而那些多业经营的军工巨头均为私有私营企业。
三是国防产品和国防企业产权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市场进进壁垒只针对外国资本。
(二)行业治理式的特点
行业治理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国防科技产业的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国家通过直接的手段起着主要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化的行业治理体制。采用行业治理模式的国家或行业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行业治理机构对行业进行垂直治理。二战后日趋衰落的英国为了维护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需要使英军的装备和保障保持世界级水平,因此仍然由贸工部对国防产业实行行业治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是政策性的行业调整机制。由于行政化治理的特点,那些采用行业治理式的国防产业组织模式的国家,一般通过行业政策和国家直接投进资金的方式对国家以为需要大力扶持的国防科技产业行业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三是较低的市场化程度。采用行业治理式的组织模式的国家,国防科技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都相对不高,国防科技企业的国有比例较大且市场的壁垒很高。
(三)两种国防科技产业组织模式的比较
两种模式的区别存在于市场与行政在国防科技产业的组织过程中比重的大小,进而体现在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所占比例的大小。这种差别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国防科技产业的初始状态。国防科技产业的初始状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国防科技产业的强弱,这是根本的原因;二是国防科技产业体制的初始设计,固然其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国防科技产业强弱所决定的,但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过高的体制调整本钱很有可能会阻碍国防科技产业的体制调整。
受到二战严重破坏、急于东山再起的日本,就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的方式来重振重化产业、实现经济腾飞的。而俄罗斯则是由于前苏联采取了行业治理体制,在私有化的进程中这种体制的转化本钱过高,只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向采办引导模式的转变。
二是企业的产品特性。自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在推动国防科技产业的军民一体化,但对弹药生产等军民结合潜力较低的企业依然采用行业治理的组织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军民结合能力较低的行业离开政府的行政性扶持后,在市场化环境中其自生能力较弱,因此,从国防安全利益角度出发,国家大多会采用行业治理的组织模式。 二、军工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宏观组织模式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军工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宏观组织模式就是努力推进我国国防科技产业整体由行业治理的组织模式向采办导向的组织模式转化,以适应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革。从宏观上来讲应当完成三个方面的转化。
一是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治理机制。应当建立科研成果和科研气力的转化平台,为军民分割条件下的科研院所将成果和科研气力向军民两用方向和产业化方向转化提供平台。这种转化平台包括中介结构、技术的发布和备案制度以及资金支持平台等。同时,以产品项目开发为龙头,重点规划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方案和规划,推动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的纵向联合和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