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电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有关题目探讨(3)

2016-02-12 01:11
导读:三、分包工程核算题目 按照《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期末,工程项目部应对未完工程盘点,从而计算出已完工程本钱,但对分包工程部分存在的未完

三、分包工程核算题目
按照《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期末,工程项目部应对未完工程盘点,从而计算出已完工程本钱,但对分包工程部分存在的未完工程进一步规定。实际上,分包工程在“工程结算本钱“科目中核算,根本无法体现其未完工程本钱。
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分包工程的计量与结算分两个过程进行,未完工程确认后,相应应付款(待业主认可)增加。
相比之下,《建造合同》准则更加。
四、本钱表题目
本钱分析表的计算公式为“预算本钱-实际本钱=工程本钱降低额”,在实施《建造合同》准则后,该关系是否继续存在?答案是肯定的。
预算本钱主要根据“工程结算”科目分析填列,实际本钱应根据公式“期初未完工程本钱 本期用度-期末未完工程本钱=已完工程本钱”计算,本期用度即 “工程施工——合同本钱”,期初、期末本钱无法直接在账簿上体现,可以通过辅助核算来解决此题目。
五、纳税差异题目
(一)营业税题目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业主签字或认可的工程结算收进,具体有四种形式(在此从略),而建造合同的收进是施工单位按照规则自行认定的收进,二者存在着时间上和金额上的差异,后者“应交税金”的余额,不反映纳税的现实义务,笔者以为,后者的计提可以通过“递延税款”核算,按“工程结算”科目计提或上缴的税金通过“应交税金”核算。这一点在有待于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否则,不直观,也不科学。
(二)企业所得税题目
税法规定“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进的实现”,所以,假如对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进与企业所得税的规定是一致的,确实难于估计完工百分比,由主管税务机关按其他方法确认。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但笔者以为,上述规定是有选择性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进的实现,没有说“必须”,至于说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进,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说法,操纵性并不强。在实务中,一般都是依据业主签字或认可的工程结算收进。
所以两者确认收进、用度或损失的主要区别在于收进、用度或损失确认的时间和合同金额的不同。
对建造合同亏损,税法只答应于实际发生时的亏损才能进进当期损益即从应纳税所得中扣减,而不答应预提合同损失预备。没有应税收进,除非是期间用度,税法不承认没有收进的本钱。
实行《建造合同》准则后,需要纳税调整之处很多,税法与会计的规定泾渭更加分明。
六、其他题目
假如工程进行部分分包,分包方也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分包方的收进与发包方的相应本钱可能不相等,假如分包方与发包方为同一单位将会给报表的抵销带来一定的难度。
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后,施工单位的收进的计量方式发生了变化,而统计上的产值没有相应的规定,需要协调。
笔者以为,《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准则的本身,最重要的是对施工企业传统观念的冲击。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治理变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