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研究

2016-02-10 01:08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研究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信用担保是解决
[摘 要] 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己初具规模,但尚不健全。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模式进手,指出了在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运行及立法方面的题目。针对这些题目,从法律视角给予了对策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单行立法的构想,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法律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融资困难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担保困难又是瓶颈中的瓶颈。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了对信用担保、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的探索。担保制度的产生是经济与法律互动的结果,然而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及不完善阻碍了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持续发展。完善信用担保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担保活动得以健康开展的保证。
  
  一、我国中小企业担保试点的实践模式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0]59号的基本要求和《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本框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的实践模式,回纳起来包括政策性担保、互助性担保和贸易性担保等三种具体模式。
  1.政策性担保。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是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探索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是核心,为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和财政信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设立具有法人实体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实行市场化公然运作,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召募等资本金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再担保预备金、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互助性担保。中小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分布在我国城乡社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中小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而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它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中小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从未来发展情况看,互助性担保机构将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个担保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二是与区县级同业公会密切结合;三是通过向政策性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
  3.贸易性担保。中小企业贸易性担保机构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担保风险与担保收益不成比例,所以,除个别几个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贸易性担保公司之外,其他贸易性担保公司发展比较缓慢。贸易性担保公司以独立法人、贸易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和同时兼营投资等其他贸易业务为特征,从事的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只是其业务之一。中小企业贸易性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行中存在的题目
  
  1.法律地位、行业属性不明确
  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熟悉到组建担保机构的必要性,并且有很多地方已经组建了担保机构,但由于我国对此尚未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担保机构的行业属性难以认定,法律地位得不到确立。因此,担保机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难以被人们熟悉。如有的地方把担保机构当作是政府部分的一个派出机构,有的地方把它当作仅仅是银行的一种扩展业务的手段等等,而真正需要担保的中小企业对它们也很少真正的了解。而多数银行又将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一般保证人看待,不大认可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信誉。
上一篇: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及政策建议(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