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的治理创新(2)
2016-03-31 01:02
导读:(三)网络经济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应用,以及网络软
(三)网络经济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应用,以及网络软件和产品服务推广,中小企业市场空间拓展了,市场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变得简便、快捷、正确,大大缩小了与大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因特网改善了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使企业和客户直接交流、相互了解,销售信息更加正确,生产定制。治理决策的数字化和编程化使常规决策更加快捷科学。电子商务与网络化制造结合,供给链治理、客户关系治理、产品生命周期治理共同构成了制造的增值链。海尔、奥柯玛等5家大型企业团体组成的366个成员单位中,80%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治理创新的路径
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约瑟夫.熊彼特,1932)。 “治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优化整合范式”(芮明杰,1996)。
(一)治理理念创新: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竞合观。市场经济本质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则是在市场规则下对资源和市场的相互争夺,是能力的较量。但把市场竞争夸大为你死我活的竞争是错误的。合作作为竞争的手段,成为合作竞争。竞争与合作的同一在于合作是为了培育竞争上风、进步竞争实力,从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按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同一体的新观念来调整竞争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宏观上还有助于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中小企业主动纳进竞争与合作的企业网络之中是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确立学习观。组织学习能力和员工的学习能力是决定中小企业竞争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决定因素。企业学习,不仅是知识学习,从自身治理中学,更要从环境中学习、总结、还要从其它企业的成败中学习,从竞争对手那里学。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氛围、学习型文化、创新文化,是治理创新的基本路径。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治理内容创新:核心能力治理
核心能力治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来的竞争上风,擅长发明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使用独特营销手段和拓展新市场需求。面对全球竞争,尽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治理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规划、培育、应用和维护等五个环节。识别就是判定企业自身的上风、劣势、能力和资源,确定企业要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支持要素。规划是在识别的基础上,企业必须要有个富有前瞻性的核心竞争力发展计划,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常盛不衰。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艰苦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应用就是要使核心竞争力能在企业的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为保护和维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企业要定期和不定期对核心竞争力评估,确定其发展方向。
知识治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是知识创新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或知识。中小企业只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持续快速成长目标。知识治理就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处理——传递——应用”这一完整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促进知识的生产和活动,使知识在企业中实现增值,从而达到进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目标,并终极造就企业市场竞争的持续上风。
危机治理。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危机和风险防范态度,要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治理。其次,在不影响企业赢利能力的条件下,力争减少避险用度,从单纯风险投保转化为有选择性的投保;要从单纯的承担风险转变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分类控制风险。再次,建立健全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和危机风险监控系统,健全预警机制。最后要采取以全程风险治理为中心的综合防范方法,努力化解风险。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三)组织创新:进步组织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