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及其在我国的构建(2)
2016-04-20 01:05
导读:三、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对我国企业的积极意义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团体曾是20世纪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群体
三、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对我国企业的积极意义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团体曾是20世纪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群体形态。就我国而言,既有的2万余家企业团体对于形成规模经济与开展专业化协作很有积极意义,但在基于政府“拉郎配”、“一哄而上”的企业团体中,真正具有竞争上风及适应能力的却相对较少,好在韩、日等国大型企业团体在金融危机中纷纷倒闭的严酷现实对我国盲目求大责备的企业团体组建的热情有所抑制。实在,在寻求我国企业产业组织变革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的过程中,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应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企业改革方略与路径,因其对我国企业在现行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隐性企业团体模式更能灵活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与进步经济效益。就治理而言,我国既有的企业团体多因缺乏跨行业团体治理经验而存在较高的经营治理风险,原来的上风企业往往最后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其团体组织的刚性结构更是团体变革的严重羁绊。相反,隐性企业团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柔性结构与组织的动态适应性,其团体成员企业之间基于市场规律作用而自愿结成动态同盟,旨在实现上风互补、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其高度的灵捷性与团体竞争上风有利于组织治理本钱的降低与经济效益的进步。 2.隐性企业团体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我国即有的企业团体实践中往往存在行业内整体技术水平因缺乏新的技术改造的不断投进而得不到进步的情况,而作为一种以技术为核心的战略同盟,隐性企业团体内部的模块研制开发、成员企业之间的多向式学习与柔性制造与集成治理等机制,均有利于隐性企业团体内新知识的积累与技术创新的内生及隐性企业团体技术领先上风的确立。因此,以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开展团体化经营对于隐性企业团体所在行业或其所跨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均具有促进作用。 3.隐性企业团体模式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我国企业缺乏名牌是企业难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原因。在竞争日趋激烈与瞬息万变的世界市场中,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具备适应与捉住某一市场机遇的所有资源,通过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是必由之路。隐性企业团体模式能够相对迅速地集成其成员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并形成团体竞争力及其品牌上风,隐性企业团体模式无疑是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 4.隐性企业团体模式有助于减少团体经营中的重复建设与产业趋同。作为我国既有企业团体化经营中的普遍现象,重复建设与产业趋同是我国既有企业团体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上风的重要原因,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对团体成员企业核心竞争上风的内在要求对于企业核心竞争上风的培育与塑造是一种重要的导向,而差异化则是企业核心竞争上风的重要内核,因此,作为一种基于成员企业核心竞争上风及其集成效应的动态同盟型的团体化产业组织形式,隐性企业团体模式是一条集约化经营之路,其有助于减少重复建设与产业趋同,且更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5.隐性企业团体模式是企业之间合作竞争新型关系的一种重要载体。企业之间尤其企业团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是我国既有市场经济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竞争形态,其经常直接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与企业竞争力的削弱或下降,由单纯对抗走向合作竞争已日益成为企业之间关系重塑的理性选择,而且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与市场多样化的发展亦推进了这一新型企业之间关系塑造的需求增长。作为一种动态同盟型的团体化产业组织形式,隐性企业团体正是旨在基于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而寻求“共赢”,因此,作为企业之间合作竞争新型关系的一种重要载体,隐性企业团体模式对于减少或规避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恶性竞争及促进市场经济的成熟发育均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隐性企业团体构建的必要条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