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业如何应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1)(4)
2016-04-24 01:03
导读:对我国企业而言,劳资关系是众多社会责任中最为关键的焦点,也是目前遭受非议最多的热门。 我国有关劳工保护的法律法规早已比较完善。国务院在1
对我国企业而言,劳资关系是众多社会责任中最为关键的焦点,也是目前遭受非议最多的热门。
我国有关劳工保护的法律法规早已比较完善。国务院在1988年7月21日就发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0年劳动部又颁发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对女职工在劳动方面做出了具体的特殊保护规定。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对未成年工在劳动保护方面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对劳动者相关权益的保障规定有些甚至超过了众多跨国公司道德生产守则或标准的规定。由于中国多数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和企业治理方面长期存在缺陷,甚至最基本的劳动法规都无法得到较好的遵守,由此形成积弊。因此,国内企业应严格遵守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改善劳资关系。这也是我国纺织企业自我消解、主动提升生产治理水平、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工作。
(六)加快发展内源性纺织产业
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被美国、欧洲、日本企业把持,中国企业尚未能够自主沉浮。既便是低端市场也间隔充分开发尚远,这就是美国近期频频要求中国扩大国内市场开放的原因。我国纺织企业应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切勿一味冲锋陷阵于欧美市场而忽视了轻而易举可获得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忽视了国内中西部地区的产品开发,后果可能是得不偿失,由于现在的中西部地区已为承接沿海和东部的产业转移而做好了充足的预备。
同时,要推动出口市场的多样化。发达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很严格,往往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不符。而且,美日欧纺织品市场长期以来是我国企业的发展重点。所以,我国企业应考虑开发周边国家以及非洲国家的纺织品市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另外,实施“走出往”战略,跨国经营。国内上风纺织产业企业可以尝试重组和跨国并购,与国际纺织跨国公司和全球采购团体建立战略同盟。按照规模化、国际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一批能直接进进国际主流市场并具有自己名牌产品的跨国企业团体。此外,有实力的企业还应大胆“走出往”。到中南美、中东、东欧及俄罗斯、非洲、南亚建立纺织生产加工基地,增强我国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开辟多元化市场空间,从而构建利益互补和共同繁荣的世界纺织业大市场。
(七)努力进步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在一些领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不争的事实。我国70%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依靠从外国进口。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进与支持,增强开发能力,终极进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纺织企业经营必然会遭遇全球加工能力过剩、利润空间缩小、技术竞争激烈以及国内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因素所造成的困难的影响。中国纺织业的未来是要瞄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资源上风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八)加快建立相应的社会责任治理体系
在符合中国国情、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我国商务行政部分应牵头并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准则,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在中国纺织行业的规范和普及。这一“主动设限”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企业的长期利益的。
中国纺织品协会最近推出了 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体系。但由于该体系更象行业规定,存在着空洞化、行业性不强、可认证性不强等一系列的因素,预计该体系很难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有关外经贸行
政治理部分直接参与修订和推动已经显得必要。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商务部规划财务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4年秋季),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