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系统特性及其对企业治理的启示(1)
2016-05-18 01:0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企业的系统特性及其对企业治理的启示(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将机械物理领域
摘要:将机械物理领域的系统概念引进企业治理领域,将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看待,阐述企业系统的物理模型、软硬件结构及其环境,分析企业系统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抗干扰性及信息反馈机制,以此为鉴戒,从五个方面给出了做好企业治理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系统;启示
一、企业的系统特性
系统最初是机械、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但随着近年来
系统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社会属性的事物也具有了系统的特性,如一个目标、一项工作,甚至一个企业或组织。众所周知,研究一个物理系统,首先要研究该系统的模态,即研究和确定系统内部各部件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解释形式。一个企业,就如同一个物理系同一样,其内部机构和职员配置的整体运作机制,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复杂系统。不论企业各生产部分和各处室以及企业职员如何配置,一旦确定了系统的静态治理架构及结构参数,则整个系统运作的动态模式也就基本确定了。因此,对于现代化企业,不管是新企业还是老企业,都应该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从
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待、分析和把握。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经典的系统控制理论完全可引进系统工程中,对实际企业加以分析和运用。这对当今现代化企业的治理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系统现代化治理与控制,以及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系统的物理模型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的输进,即职员、资金、物料设备、信息以及其它维持企业运营所必须的有形或无形资源。企业还有输出,即我们常讲的经济效益(如缴纳税赋、员工待遇等)和社会效益,也可以包括其它方面如环境保护等。而企业系统的内部则包含了很多部件,实体方面如各职能部分或各种治理机构;软的方面则包含了各种业务活动,如财务治理、生产治理、人力资源治理、信息治理等等。而所有这些部件都围绕一个中心环节运转:战略治理。战略治理是企业前进的方向,企业所有的运营活动都要受到战略的控制。正是在战略治理这个中心齿轮的带动下,企业的其它齿轮才能协同运行,为着同一个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转动。所有这些齿轮都沉醉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之中,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的运转方式。而这些齿轮协调转动的动力就是企业的整体执行能力。作为企业齿轮转动的动力,强大的执行力可以加速齿轮的旋转,从而使企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协调控制系统就是齿轮运转的润滑剂,良好的协调控制才能保证齿轮平稳运转并延长各齿轮的寿命。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二)企业系统的软硬件与环境
和计算机系同一样,企业也有硬件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组织结构、薪资与赏罚制度,还有财务报表的设计及其流程,另外沟通系统也是硬件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权力的层级分布,比如让任务分配与绩效考核的权限透明化,有规矩可循等。和计算机系同一样,公司的硬件系统必须有软件才能发挥作用,成为可运作的系统。公司在组织结构上会划分为不同的单位,以进行不同的工作。然而结构的设计固然重要,却有赖软件将公司整合为一个团结而步调一致的整体。软硬件的结合创造了社会关系、行为规范、权力关系、以及信息活动等。
(三)企业系统的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
企业的系统观点有两重意思,其一是静态治理模式,或治理架构,它描述了企业自身的内在结构,决定了系统运作的层次和静态配置,即静态工作点,对系统的动态运作和输出响应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二是企业的动态运作模式,它揭示了系统各状态变量在受到内部或环境变量作用时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企业系统的抗干扰性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同样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如政策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等。这些因素有些是有利的,有些是对企业不利的。将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来看,体现企业运作的动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系统的抗干扰性。对企业生产过程产生干扰的随机事件是经常发生的。企业无论是在建设期还是在生产期,都不可避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和矛盾,这是正常的。但假如企业系统自身抗干扰能力降低,则客观上也就增大企业各级治理者的处理和解决实际题目的难度,企业决策者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就难以很好地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