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进快速协调发展轨道(4)
2016-06-06 01:08
导读: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动力、需要环境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 史以来第一次专门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规划和目标:“推广现代物流治
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动力、需要环境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
史以来第一次专门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规划和目标:“推广现代物流治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关键,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这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将进进一个新的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既需要有新的动力来推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也需要创造条件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要用科学发展观熟悉和指导物流发展,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动力,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全面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向生产、建设、商贸等领域渗透和延伸,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延伸物流服务领域,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2、要统筹规划,建立同一协调的综合治理体制与机制,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协调发展。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3个政府部分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参加,成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物流发展的重大题目。国内很多省区也建立了类似的机构或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物流发展。但是现有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闭的现象依然存在,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综合协调治理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十一五”期间,需要更充分的同一协调的综合治理体制与机制。在国民经济转型时期,物流业的加快发展,需要政府部分加强规划协调与指导。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我国物流发展的“十一五”规划,这必将有利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要加大物流投进,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从根本上缓解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矛盾。“十五”期间,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固然有所加快,但一直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2004年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一方面是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欠帐的叠加。从发达国家产业化进程看,物流发展要适度超前。物流投资应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相当或适度进步。要贯彻国家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政策,疏通多元化投资渠道,吸收国内外资本进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别要加强铁路、港口、多式联运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对于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等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议国家给予支持。
4、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物流业集成创新的上风,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用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现代化。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与国外相比,我国物流发展差距最大的就是信息化水平低。国家要通过重点投资和前期投资引导的方式加大对现代物流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支持,扶持发展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技术成果。加快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5、要以改革与开放为动力,努力营造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十五”期间,我国加大了物流领域的开放力度,外资进进国内物流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跨国物流公司采用并购的办法在中国快速扩张,国有、民营与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式正在发生变化。受体制和机制约束,内部分割、垄断、封闭的现象依然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然的竞争市场与机制。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以后,各方面反映很好,现在的题目是如何抓紧落实。特别是工商登记治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土地治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几方面的政策,企业要求比较强烈。建议国家有关部分和地方政府要抓紧研究实施细则,把好政策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