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正当性解说(1)(2)
2016-06-25 01:01
导读:2.治理职员的利益要求 治理职员作为公司里一个重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行使经营权,负责执行董事会所制定的各种决策,在公司中
2.治理职员的利益要求
治理职员作为公司里一个重要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行使经营权,负责执行董事会所制定的各种决策,在公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股东的有形投进不同,治理职员的投进主要是高水平的经营能力。治理职员在企业中追求的利益通常是高额的报酬、带薪休假、在职消费、较高的社会地位、提升人力资本、有稳定的工作、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有融洽的组织气氛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上级信任和提升职位等。
3.员工的利益要求
员工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治理职员类似,员工在企业中投进的不是有形资产,通常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工艺。他们通常追求的有较高的工资、福利费、有良好的工作条件、企业能认同自己、积累工作经验、有机会参与企业治理、培育人力资本、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有融洽的组织气氛和人际关系、获得上级的信任与公道授权、企业决策程序公正、有荣誉感等。
4.债权人的利益要求
债权人作为公司经营的资金供给者之一,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向企业投进的资金与股东投进的资金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投进企业的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债权人按照约定利率取得投资利息,不参与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他们与公司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借出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追求的是到期及时收回借款、企业能长期生存和发展、参与企业治理等。
5.供给商的利益要求
供给商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供给者。他们是外部投资者,其投进是由公司的产量和规模决定的。作为供给链的源头,随着其专业化程度的不断进步,他们承担的风险在增大,他们与企业的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主要的利益要求是有稳定的需求、企业能及时付款、企业能长期生存和发展、能参与到企业治理中等。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6.分销商的利益要求
分销商是企业商品的销售者,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企业能及时供货、有稳定的生产、企业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以及能参与企业治理等。
7.消费者的利益要求
消费者花钱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也相当于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用度性投资,消费者也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终极要依靠消费者消费其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购买前,往往会对其即将做出的消费性投资对象进行慎重的选择;在购买以后通常还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来实现与企业的谈判。消费者的利益要求有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和偏好以及公司有合格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有公道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等。
8.政府的利益要求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经济、法律等政策和手段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并站在公正的态度上,调节不同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政府对企业的投进主要是赋予企业依法经营的权利以及提供各种公共设施。政府主要关注的利益是税收、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供
就业、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和进步社会公德水同等。
9.社区的利益要求
社区的利益要求是企业能提供就业、改善经济状况、提升社区品位、加强环保和企业能长期生存与发展等。
从上面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看,企业所面对的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利益相关者重视经济收进的多少,有的利益相关者重视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有的利益相关者则看重能否与企业维护良好的交易关系;并且每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也不是单一的,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每一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之间几乎也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否则利益相关者因此不满而对企业采取逆反行为的话,很可能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终极影响企业的绩效,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威胁企业生存。所以企业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应当采用不同的治理策略。由于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面对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各不相同的利益要求时,企业治理工作最大的任务就是公道配置其人、财、物等多种资源,以求在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平衡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