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正当性解说(1)(4)
2016-06-25 01:01
导读: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投进了专用性资产,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毫无疑问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但企业并非只有股东才投进资产,包括股东
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投进了专用性资产,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毫无疑问应该拥有企业所有权;但企业并非只有股东才投进资产,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投进了专用性资产,因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与股东一样分享企业所有权,企业应当追求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不完全契约和有限责任制下,债权人由于对企业投进的资金专用性很高,在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下,轻易受到股东的“***”。由于企业所有权是状态依存权,债权人实际上承担了大量剩余风险。雇员在“干中学”中获得的高度用于本企业的专业技能,一旦转为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甚至荡然无存,雇员的专用资产同样承担着企业的剩余风险。除股东、债权人、雇员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向企业投进了专用性资产,只不过有的投进的可能是信誉资产,有的投进的可能是关系资产。这部分专用资产同股东、债权人、雇员投进的专用资产一样,一旦改做他用,其价值同样也会降低,所以这部分投进公司的资产也是处于风险状态的。在有限责任制下,股东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由于存在着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股东还可以通过市场分散其资产因被锁定而产生的风险,因而其对企业承担的责任是在日益减少;而其他利益相关者则因资产的“锁定”状态难以打破其利益的束缚,只能依靠于公司的运行状况。相比而言,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操心者。
在尽大多数现代公司里,公司创造财富的能量主要是以职工技术与知识和组织能力为基础的,在这些企业中,那些技艺只能专用于本公司的职工将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部分与企业相连的风险,就像是公司赋予了他们一种“利害关系”,使他们与股东持有股票一样处于风险中。职工将可能像股东一样拥有极强的动机来监视公司资源的有效使用,甚至比那些“远远的和匿名的股东”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很多类型的公司来说,职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当充任企业的所有者,或许就是如此[10]。因而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人力资本新说
在企业的参与者中,股东投进的是物质资本,企业治理职员和员工投进的是人力资本。在产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相对短缺,企业对物质资本依靠性很高,物质资本在企业资源中最重要,企业属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天经地义。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来临,拥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成为财富创造的核心动力,是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1],越来越多的企业财富由知识资本创造。根据企业公理“拥有企业最有价值资源的所有者是企业的真正控制者、所有者”这一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当然有权参与公司的治理。
随着物质资本价值重要性的下降,知识技能等精神资产气力的上升,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开始削弱,其他利益相关者气力在增强。各方气力的此消彼长突破了原有的模式,股东利益至上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失往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企业应当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5.经济***论
经济***是经济领域内的***,是***从
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的延伸,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成员有权力选择他们所要追求的经济目标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它有利于企业劳资双方间的稳定与***,有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制度设立、角色定位以及运营和治理应当充分体现有关公司利害关系人(投资者、劳动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利益和意志。
6.参与论
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依靠的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组织系统是必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有助于公司系统的良好运行,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有利于维持公司系统稳定性。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相互影响有助于解决公司面临的社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