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我国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定价话语权(2)
2016-07-02 01:01
导读:2、我国采购体制决定的被动态度 长期以来中国在大宗原材料的采购上实行行政计划体制,提倡企业埋头做事不出头,养成了企业被动的态度。2004年10月
2、我国采购体制决定的被动态度
长期以来中国在大宗原材料的采购上实行行政计划体制,提倡企业埋头做事不出头,养成了企业被动的态度。2004年10月,中国钢铁产业协会和宝钢团体公司、鞍钢团体公司、武钢团体公司、首钢团体公司、邯钢团体公司正式被国际钢铁协会接纳为国际钢铁协会(IISI)会员。尽管是由于其他原因才使得这么晚才加进这样一个重要的国际话语平台,但究竟痛失了不少发言机会。
3、谈判双方气力不均衡
在国际市场上,铁矿石的价格是在逐年谈判的基础上约定的,当供需双方就一种矿石的价格达成协议后,其他供需方就以此价格作为参照。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供给方,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至公司垄断了80%货源,中国固然占有40%的需求量,但买方是中国众多钢铁企业,谈判地位悬殊。我国钢铁企业数目多达870家以上,而且布局分散,几乎所有钢铁企业都利用进口矿,每个钢铁企业都有各自的利益,集中度低。加上目前我国从事进口铁矿石的贸易商很多,这些贸易商的利益不同,很难形成同一对外的协力。谈判地位的悬殊导致国际铁矿石供给商们态度强硬。在铁矿石的谈判中,中国对铁矿石的大量需求从而增加了卖方手中的砝码。另外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进口铁矿石谈判的主动性不够、经验不足。过往我国铁矿石进口大都是由贸易商进行代理,贸易商不可能参与进口矿价谈判。由钢铁企业自己经营进口铁矿石贸易直接与矿石供给商谈判的历史并不长,经验不足,这也致使被动接受提价。
4、内部利益驱使的投机行为
2006年铁矿石谈判中方企业本已经主导了整个谈判过程,经过我国钢铁企业的努力使供方40%的涨幅要求没有实现,但终极还是得接受19%涨幅的结局。固然亚洲其他钢铁企业的“放水”是最大的原因,但个别有长期协议的钢铁企业与贸易商在低价进口铁矿后,转手高价倒卖给了那些没有长期协议资格的小企业,造成了一种产品,两种价格,中国铁矿石市场价被抬高,给了供方“中国市场价高”的口实。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三、扭转被动受价,重拾定价话语权
1、规范国内铁矿石开采
中国的铁矿资源还是有潜力可挖的,目前已探明2034处铁矿石产地,铁矿石资源量581.19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共探明各类富铁矿储量约14.8亿吨。但这些已探明的铁矿石产地有很多存在无序开采现象,造成了铁矿石资源的极大浪费。2006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加大了对无证开采、滥挖乱采及破坏性开采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以保护铁矿资源,保证铁矿石的有序开采。
2、积极参与国际铁矿石的开采合作
市场内部化理论已经揭示企业内化某些外部交易能够节约交易用度,从而起到稳定价格的作用。我国企业要采取主动走出往的策略,让国际矿业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起来。假如用较合适的价格购进国外矿山的股份,或者联合开采,不失为一种较适宜的中长期策略,既可保证钢铁业的持续发展,也可让下游产业获得应有的利润。实际上国内钢铁企业已做出了初步尝试。2004年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与我国武钢、马钢、沙钢和唐钢四家主要钢铁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双方成立合资企业联手开采铁矿,此举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供给基地,将缓解国内钢铁企业铁矿石紧缺的现状。
3、整合国内钢铁行业,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必须对内加速推进钢铁产业整合,加快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减少资源浪费,以减轻铁矿石需求压力,以吞并重组的方式迅速进步产业集中度,同时通过产业整合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进步自身的组织水平和治理水平,在谈判中形成一致对外的声音。
4、积极主动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
我国钢铁企业要主动出击,在充分研究市场的条件下,主动邀请各主要矿石供给商开始商谈铁矿石价格,不能再次被动接受日本的谈判价格。在具体合同方面应以签订长期合同为主,尽力避免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