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SA8000与企业经营绩效(3)

2016-08-05 01:09
导读:学者苏勇(2008)对我国数10家企业伦理相关分析和对比实证研究的成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企业伦理与经营绩效总的来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但从时间的纵

  学者苏勇(2008)对我国数10家企业伦理相关分析和对比实证研究的成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企业伦理与经营绩效总的来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但从时间的纵向对比来看,我国企业已不再像过往那样单纯地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而是开始考虑企业的内部伦理环境,包括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企业领导的素质等。SA8000作为企业伦理责任内容的一部分,从短期来看,由于它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本钱,削弱了劳动力本钱上风,所以它与我国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应是负相关关系,企业甚至将会因实施SAS000而面临破产。但从长期来看,由于企业***改进生产经营模式,重新设计制造本钱的构成,以及社会环境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约束的不断增强,SA8000与经营绩效将逐渐显现正相关关系。造成上述关系的原因:
  一是多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文化价值呈现多样化、无序化的特点,各种文化观念纷呈交织,并产生冲突和摩擦,终极将导致企业对社会伦理责任的多元价值感知和理解,社会文化环境难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即使企业不主动实施SA8000或违反SA8000标准,社会价值文化环境也仍能对其保存一定的容忍态度。所以,企业在尽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以本钱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理念。
  二是不健全的制度环境。SA8000与我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相吻合的,与我国《劳动法》的精神也是一致的,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在我国目前阶段依然比较严重,片面政绩观和唯利主义对企业的短视经营行为推波助澜,甚至可能导致对企业违反《劳动法》行为的姑息和纵容。所以,不完善的法制环境极大地损害了企业伦理行为的短期利益。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是弱化的非核心利益相关者需求。我国尽大多数制造企业的一线员工多为农民工,在我国目前高强度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剩余人口存在着数目供给巨大、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低、缺乏维权能力等特点。作为企业的非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的需求难以通过非正式网络得到伸张,企业在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群体权力时,往往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以换取强势群体的投资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农民工的需求轻易被忽视,利益轻易受到侵害。所以,SA8000的推广缺乏利益相关者需求驱使。
  四是刚性的外来订单约束。随着企业供给链治理模式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国际产业链的多赢合作特征日趋明显,在这种国际分工格式下,我国制造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下及缺乏品牌上风等原因,95%以上企业只能从事订单加工型的生产,外单成为制造企业的生命线。而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出于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也将SA8000作为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加以限制。美国政府于2003年底拨款100万美元要求SA8000加快在中国和越南的推广,将劳工权益与订单挂钩,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从我国的大部分认证SA8000的企业来看,几乎全部是被处于供给链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所驱使的。刚性的外单约束迫使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努力争取条件获取认证以突破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在此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差异化竞争上风和产品研发能力,完成企业经营转型,从这个角度看,SA8000将对我国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鉴于SA8000对我国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双重影响,当务之急,企业应一方面缩短SA8000的负效应期,尽量降低本钱损耗;另一方面以认证为契机,实行治理创新,谋求增长方式转型,尽快获取SA8000的正面效应。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一是以科技创新再造竞争上风。当今时代,单纯依靠低工资的劳动力本钱参与市场竞争已越来越困难了,企业两大竞争上风:本钱和差异化的获取应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据统计,目前创新型国家70%的研究开发投进来自企业,80%以上的知识产权产生于企业。然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能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成果转化成产业,应用于市场开拓。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面。我国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进之比是:1:0.078,日本的比例为1:5。这说明,加强科技创新治理是我国制造企业振兴科技、再造竞争上风的关键,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运作和治理机制,将知识产权运作纳进全面的企业治理中,尽量减少研发策略失误。
上一篇:探究提升品牌价值的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