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3)
2016-08-17 01:06
导读:4.银行信贷的不恰当收缩和不到位服务加大了矛盾。往年以来的宏观金融调控主要是为了控制银行信贷流向过热行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仍然是银行
4.银行信贷的不恰当收缩和不到位服务加大了矛盾。往年以来的宏观金融调控主要是为了控制银行信贷流向过热行业,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仍然是银行机构的重点之一。但是,在实际操纵中,受新增贷款计划、既定的经营战略以及项目贷款发放连续性等诸多因素的约束,贸易银行压缩中小企业贷款存量、进步新增贷款条件、上收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500万元以下的贷款审批需报省级分行审批)的做法较为普遍,人为制约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增加。这就使本来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加难。一些城市贸易银行、信用社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进,但受资金和资产负债比例治理的约束,进一步支持的能力受到抑制。尽管中心银行近几年发出过多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窗口指导文件,并制定了风险溢价的利率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5.缺乏必要的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在美国可以看到“小企业治理局”这样的机构,它主要的工作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治理咨询和职员
培训,是美国中小企业特殊信贷融资机构。而我国融资市场可谓是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有大量资金没有投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却又无法获得这部分资金。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自由资本进行抵押贷款,只能依靠担保性贷款,这就更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中介机构来“平衡”双方的供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这种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未几,即便有的地区建立了这种机构,也因担保机构资金来源不足、担保基金不能规避自身风险等方面的题目而难以有效运作。
6.缺乏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应有的政策扶持。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泰国小企业金融局、韩国中小企业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均由政府设立,并且程度不同地依靠政府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就较倾向于大企业,很多人以为落后国家想要发展经济,追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优先发展重产业,结果使得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优先发展等同于大企业的优先发展,为大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在搞活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便利上却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提供很多优惠政策。
中国大学排名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以及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所显示的特有活力,使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经贸委成立了中小企业局,一些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部。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不甚完善,中小企业金融缺口仍普遍存在,因此鉴戒国外先进经验,形成我国独特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势在必行。
1.进步中小自身素质。
中小企业获得支持的条件是自身有较高的信用度。中小企业借款难是一个世界性的,究其原因,与其自身存在的不足有较大的关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目,人们提出种种建议,然而,任何方面的加强与完善,都取代不了中小企业的自身和自身信用度的进步。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经营都比较短,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能够直接传达企业信息的经营者的治理风格及行为特征尚未确定,间接传递信息的品牌及信用历史还很缺乏,信息不对称题目比较严重。因此,必须逐步按照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的治理体系,形成完整的内部监控系统,尤其要规范企业的财务治理与监视制度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进步企业有关信息的透明度,使企业正当经营。在保证真实传达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再造、激活企业竞争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企业信用的本质体现。由于,现代化的企业治理制度是企业高成长性的保证,未来中小企业在二板市场融资尽管不要求企业的最低盈利水平,可投资者必须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是一个有前途的企业,另一方面也是满足间接投资主体如银行对企业进行债务性投资获取真实信息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