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OEM贸易模式研究(3)
2016-10-22 01:02
导读:2.3 外商拿走我国贴牌生产的丰厚利润 在整个世界经济的价值链条上,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库存、营销和运输等环节,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有巨大
2.3 外商拿走我国贴牌生产的丰厚利润
在整个世界经济的价值链条上,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库存、营销和运输等环节,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有巨大的利润可挖,但各个环节利润比重各不相同,有些环节利润比重差别很大。并且随着OEM在我国发展越来越成熟,各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小。比如说,美国的“芭比娃娃”玩具进进中国市场,售价329元人民币,而替其加工的中国某厂家每加工一件仅得加工费4元人民币。
2.4 本钱上风逐渐减弱
随着世界产业格式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格式的调整,以及保障公民权利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人力本钱低的局面正发生着变化。人力本钱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部分非洲国家)势必会抢走本属于我国的部分OEM定单,中国OEM中小企业面临着既无自主品牌又无活可干的局面。
2.5 业务来源受制于人
由于OEM制造商对市场猜测能力不足,对自己的分销能力估计不足,假如对方削减订货量,而自己出于对方计划的惯性,市场巨变后一时难以调头,会造成我国中小企业有大批配件和原材料积存,大量资金被占用。一旦委托企业撤走订单,由于企业过分依靠于某项代工计划,一旦市场承受能力不足,企业将很难转型生产,终极引发企业经济上的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3 优化OEM模式的建议
那么如何克服我国在开展OEM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题目和风险呢?应该从政府的行政监视和企业的自我治理两方面进手。
3.1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国家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咨询、指导、预警和风险防范系统,给企业做完整并且可行的OEM规划和引导,在宏观环境上摒除OEM发展制度上的障碍。使我国的OEM加工走向规范, 使执法部分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政府应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查询服务,并有的放矢地对企业开展教育培训,加强他们对国际惯例以及相关OEM法律方面的学习,进步企业自我保护意识。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2 OEM加工企业必须要制订合同规范制度
加强与OEM委托方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双方在合同中对业务双方的权利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要有十分完善的硬性规定。当合作双方对于OEM的熟悉和执行以及相关的法律题目存在很大的差异时,要积极沟通协调,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加大协同商务地开展,在业务流程层面上解决好合作题目。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严格恪守老实取信的原则, 但是假如由于对方处理不当,双方发生纠纷,我们也要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3.3 从多方面进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OEM企业要深进发掘OEM给予的深层次好处, 逐渐在某些领域把握自己的核心技术, 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鼓励OEM企业走OEM动态组合的方式,即选择若干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重建自己的上风地位,从而达到发展内部和新上风及利用外部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资源上风的强势结合,共同分享产品市场,并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资金、技术上的保证,真正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还要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治理,坚持走多元化 (diversifiction,亦称多角化、多样化)发展的道路,进步核心能力。
3.4 企业要充分了解贴牌产品在市场中的变化
品牌是有其独特的特性,如地域性、民族性等,一个品牌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所以OEM企业要根据品牌质量内涵及品牌提供商的信誉来选择实用性强的OEM商品进行贴牌生产。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需求偏好也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企业要充分了解市场动态,使OEM产品更好的得到市场需求。
“贴牌”是作为权宜之计还是作为长久之策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条件并不明显有利于自己做市场的情况下不妨把“贴牌”作为一种长期经营策略来对待,至少可以把它与自己做市场、做自己的品牌放在同等地位来并列实行。不要轻易放弃或拒尽“贴牌”,由于从经济学上讲,一个企业应追求利润最大化。无论如何,品牌应该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求名不求利”不是一个企业理性的选择,与其和别人拼得个头破血流,不如自己脚踏实地挣钱。假如一个企业在产品生产组织上己经相当专业,一个企业的技术开发模式已经习惯于产品的生产,一个企业的职工队伍结构己经形成了产品的生产上风,不妨发挥生产特长,将“贴牌”作为一种长期经营战略来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