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包的动态治理研究(3)

2016-10-29 01:01
导读:6. 外包治理的动态性。 企业的所有决策与行动始终要与企业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所以对外包的治理应当是个动态的过程;另外,它又必须是一个循环的

  6. 外包治理的动态性。
  企业的所有决策与行动始终要与企业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所以对外包的治理应当是个动态的过程;另外,它又必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由于每个外包合同终止时,企业必须考虑是继续加深与供给商的合作关系,还是选择另外的供给商,或是干脆把业务重新收回。值得始终留意的是:任何外包关系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无论这种合作关系维持了多久,企业都必须考虑如何应对合作关系终止的情况出现。
  由于外包的这种动态性、循环性,必须采取反馈机制来保证外包在实施中不断得到修正,这同时要求企业自身具备坚实而有弹性的技术实力并采取谨慎的战略防范手段。
  留意这个不断循环与反馈的过程也意味着企业根据供给商的实际表现进行适当的流程重组,并重新审阅企业知识基础及相对于竞争者和供给商的实力对比。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动态的治理来使企业的外包战略更加有效。值得指出,任何一个治理题目都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的治理模式。对于具体企业而言,应当着眼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外包治理的不同方面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尹建华,苏敬勤,王兆华.资源外包战略与治理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治理,2002,(6).
  2.管益忻.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Quinn,J.B.,Hilmer,F.G..Strategic outsourcing.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4,(40):43—55.
  4.W.Bailey,R.Masson,R.Raeside.Outsourcing in Edinburgh and the Lothians.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上一篇:从经济危机看企业战略选择和竞争力构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