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国际化研究:一个概念模型
2016-12-27 01:04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小企业国际化研究:一个概念模型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早期的国际化理
摘要:早期的国际化理论以为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并以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顺序的、渐进的。但是小企业的国际化参与,以及瞬间国际化、国际化新投机企业和天生全球化企业等新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国际化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极大地被削弱。最新的一些研究发现,将企业家理论引进到对小企业国际化过程的研究当中将能够比较好地对小企业国际化现象作出解释,因此,文章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鉴戒其他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发展出一个新的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
关键词:小企业;国际化;企业家;概念模型
一、引言
随着全球范围内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中国加进世贸组织所作承诺的不断兑现。任何一家中国本土企业都不得不更新竞争观念,重新调整定位,将原来的竞争视野拓宽到国际范围,从而求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在这场国际较量当中,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题目。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而国内为数未几的研究又大多是关注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小企业的国际化题目在目前的国内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方面。本文将首先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公道的逻辑推演构建一个概念模型来解释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和动因。
二、文献回顾
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最初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国际化过程的描述上,并因此而形成一些模型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国际化现象。在这些研究当中,企业规模被以为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因素,由于只有大企业才能提供从事国际贸易所需要的资源。但是这一现象很快被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改变,通讯和运输本钱的降低导致了从事国际贸易的交易本钱的降低,从而降低了小企业国际化的门槛,从此,国际化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小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新的现象,它与已经建立的、大的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过程大为不同,瞬间(instant)国际化现象、国际化新投机企业(intemational new yenture)和天生全球化(bom global)等新兴小企业国际化参与的方式和特征使得夸大顺序和渐进方式的传统国际化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极大地被削弱。所谓“瞬间国际化”、“国际化新投机企业”和“天生全球化”等概念都是指一些小企业并不依循原来所以为的顺序的、渐进的国际化过程,而是在企业成立之初,或成立后不久就进行快速的国际化渗透。
企业家理论为小企业国际化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Larson和Starr(1993)指出,刚成立的企业倾向于利用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所组成的网络来获取企业生存所需的关键资源,而Bhide(1999)通过对50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最初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Coviello和Munro(1995)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他们所研究的企业均倾向于利用它们网络伙伴的市场和分销能力来促成自身业务的国际化,因此他们以为,网络内部存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不仅扩大了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进进模式选择的范围,同时也扩大了可供利用的资源的范围。Kundu和Katz(2003)利用国际化理论和组织理论中的某些概念,检验了企业家特征和企业特征对新兴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出口增长和绩效的作用。他们选取了47家印度软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把资源和意图(intention)作为企业家水平和企业水平的共同影响变量。他们研究的最后结论是: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家特征(包括教育背景、经验、专家技术、资源和意图)比企业特征在年轻的、刚成立的全球化软件企业的出口绩效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Burt(1992)提出的结构空洞(structural hole)理论以为,大部分社会网络并不是完全连通的网络,而是存在结构空洞。这种结构空洞阻隔了信息和资源的活动,从而为占据这些结构空洞的个体(这些个体也被称为结构空洞桥)带来了信息上风和控制上风,企业家往往就是从这些个体中产生出来[Ⅲ]。在小企业成立之初,企业网络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身份基础上的,企业网络就是企业家网络,而且企业网络的结点大多是嵌进式的,节点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内聚性(cohesiveness)的关系,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企业网络的向外延伸,企业网络的内聚性会下降,结构空洞桥(structural holes bridge)的数目会增加,企业家作为结构空洞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由于企业进行国际化需要投进大量资源,对于缺乏资源的小企业而言,国际化行为将更多地依靠其所拥有的企业家网络,因此,企业家在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