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的质量分析(2)
2017-02-25 01:04
导读:5、部分固定资产。我们知道,固定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增值,如企业的房地产等。但企业也有相
5、部分固定资产。我们知道,固定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在未来增值,如企业的房地产等。但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正在快速贬值,如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高科技资产。
三、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
1、大部分存货。对于制造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企业的存货。因此,企业的大部分存货应该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但是,财务会计的历史本钱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这部分存货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本钱来对外表露。
2、部分对外投资。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实现增值。同样,财务会计的历史本钱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对外投资以较低的历史本钱来对外表露。
3、部分固定资产。前已述及,企业的部分固定资产可以增值。同样,财务会计的历史本钱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那些能够增值的固定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本钱来对外表露。
4、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是指那些因会计处理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责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的未来作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以下4项。
(1)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用度中往,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
(3)已经成功地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
(4)人力资源。毋庸置疑,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遗憾的是,目前财务会计还难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来纳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的分析。
中国大学排名 经过分析,我们以为上例中A方财务顾问的熟悉完全正确。对D企业来说,现有的销售网络,已经给D企业带来了50%的债权损失,这种近乎瘫痪的销售网络恰恰成了企业资不抵债的重要推动因素。企业的治理模式,主要由企业现有组织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企业的决策程序、内部控制系统等内容构成。治理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现有企业的活动是否顺畅、是否具有应有的效益、是否与实现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然而,D企业恰正是在具有十余年历史的条件下处于较为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这种状态显然是一种企业迅速走下坡路的反映。这种状态从C企业主动要将D企业大方地“赠予”给未来的合资企业的举动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因此,对于D企业而言,其治理模式也是一种不成功的模式,对D企业本身的价值仅仅是引导企业走向资不抵债。因此,D企业的销售网络和治理模式因素不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带来价值。未来的合资企业的产品将全部用某外国品牌出口,因此内销产品的品牌不会对未来合资企业产生实际贡献,因而不能被视为未来合资企业的“资产”因素;由于未来的合资企业引进全套生产线,D企业与现有生产线相关的技术因素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作出贡献,因而也不可能被合资企业确以为资产。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12。
[2] 王又庄:现代企业经济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 余绪缨:治理会计,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4] 企业会计制度。
[5] 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