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2)

2017-03-16 01:16
导读: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 包括有形资源如设备、厂房、职员、土地和资金等及无形资源如商标、公司形象和文化等。在资源
  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 包括有形资源如设备、厂房、职员、土地和资金等及无形资源如商标、公司形象和文化等。在资源的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的假定下, 企业资源基础观以为企业之所以赢利, 是由于企业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 资源上风会产生企业竞争上风, 企业具有的有价值性、稀缺性、知识性和不可复制性以及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的资源, 可以产生本钱低或差异化高的产品, 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上风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竞争力就是这些特殊的资源。因此, 企业的竞争上风来源于企业的内部, 依靠于企业的异质性的、稀缺的、非常难于模仿的和高效的专有资源; 企业有不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 可保持企业的竞争上风的不断形成和这些专有上风资源的不断使用。  科利斯(Co llis D J , 1995 ) 和蒙哥马利(Mon tgom ery, 1995) 在“资源竞争: 90 年代的战略”一文中提出, 企业资源观是建立在波特的竞争策略与核心能力竞争两种策略方法基础上的。企业是实体资产、无形资产及能力三大素质的组合, 企业的资产与能力决定企业的效率与成效, 拥有最佳且最适当资源的企业比竞争对腕表现得更佳或本钱更低,从而成功。企业中长期发展和竞争上风依靠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 企业竞争策略的研究重点就是一家企业的资源如何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左右企业的表现。有竞争价值的企业资源(有形、无形、能力) 与基本市场气力的动态相互作用(表现为稀有性、专用性、需求性) , 决定某一资源或能力的价值。  尽管同属于资源学派, 但他们对于资源所包含的不同理解, 又形成了不同的资源观。普拉哈拉德(P rahalad C K, 1990) 等人以为竞争资源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因而他们以为协调与有机结合的学识是主要资源, 能力与知识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都被视为一般资源; 巴尼(Barney J B, 1991) 也以为能力与资源是同一回事,企业的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的正式与非正式资源。另外, 还有一种资源观是将社会资本纳进其中。他们以为, 社会资本能够为企业提供收益。
  三、能力
  企业能力理论的出现源于企业理论的局限性, 以科斯(Coase R H, 1937) 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论将最小单元扩展到所有企业, 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 提生产权理论、交易本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然而, 现代企业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中的诸多现象, 忽略了作为组织的企业具有独特的“生产特征”; 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实践活动中一些重要现象, 如企业运用外部资源从事过度负债经营活动。  企业能力理论的兴起同时源于主流治理理论的缺憾。管历程中, 18 世纪中后期到19 世纪末期夸大经验治理, 20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信仰治理,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20 世纪70 年代崇尚战略治理。到20 世纪80 年代初,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成为治理学的主流理论。然而, 波特5 种竞争力模型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 他以产业作为对象, 没有很好地站在企业成长的角度, 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在指导企业竞争力的实践中仍显得乏力。  为此, 一批企业理论和战略治理研究学者提出,必须重新熟悉和分析企业, 寻求一种全新的理论, 以更好地说明: 企业是什么?企业竞争上风的源泉是什么? 企业如何保持持续的竞争上风? 研究者把回宿点回于企业所拥有的特殊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 , 从企业内在成长的角度分析企业。进进20 世纪90 年代后, 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 ) 应运而生。  能力学派以为能力是企业有效使用资源, 并使其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新的能力与资源的能力, 其本质是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知识, 是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 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 以为企业中蕴涵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 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能力观有3 层含义: ① 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所拥有的竞争力, 其本质是一个能力体系; ② 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产品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上风的决定性因素; ③ 企业的能力储备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范围, 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上风的源泉。企业能力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基础能力理论、动力能力理论以及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等。
上一篇:治理沟通在企业战略治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