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4)
2017-03-16 01:16
导读:3. 动力能力理论 提斯(Teece D T , 1997) 提出了动力能力理论。该理论实际上是基础能力理论关于能力动力性思想的进一步的延伸。提斯以为资源和能力并非是
3. 动力能力理论
提斯(Teece D T , 1997) 提出了动力能力理论。该理论实际上是基础能力理论关于能力动力性思想的进一步的延伸。提斯以为资源和能力并非是一个分析性的题目, 资源是“粘性的”( sticky) , 企业所拥有的特异资源并非能随意改变或更新, 而是依靠路径演化。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4 个层次: 企业购买的生产要素和获得的公共知识, 这是企业的基础, 但由于非企业专有, 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战略要素; 企业的专有资产, 如贸易秘密、生产秘诀和特殊的生产工艺等, 由于融进了企业的无形知识, 因而非常难以复制和模仿; 将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专有资产有机地整合起来的组织与治理活动, 这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并固定下来的专有活动, 使企业比市场更有效率, 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与竞争对手比有明显上风的能力, 就是企业竞争上风的来源; 对于激烈变化的环境来讲, 能力也必须不断地创新, 企业动力能力就成为最关键的能力。动力能力理论夸大为适应目前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 企业必须不断获取、整合, 具有能确认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和功能性的能力。动力能力可以在给定的路径依靠和市场位势条件下, 不断获取新的竞争上风。动力功能理论分析的单元不仅是笼统的资源, 而且是有利于维持动力功能的组织过程专有资产状况和获得资源与能力的路径。
4. 基于流程的能力理论
波士顿顾问咨询公司的斯托克(Stalk G, 1992)和舒尔曼(Schulman L E, 1992) 等人以为成功的企业极为留意行为方式, 即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 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 企业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必须治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 如新产品的实现, 从原材料到终极产品, 从营销、订货, 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 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分间的协同配合。因此, 尽管各个部分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但是关键在于治理这些流程, 使之成为竞争能力。治理者应把自己的治理重点放在支持这些能力的基本设施以及员工的
培训上。企业为培养这种能力, 必须考虑以下4 个原则: ① 公司战略的基础不是产品和服务, 而是业务流程; ② 竞争的成功取决于将公司的关键流程转换为能为顾客提供较高价值的战略能力; ③ 公司通过对支持基本设施做战略投资来获得这些能力, 这些设施连接传统的战略经营单位和部分, 并超越了这些单位和部分; ④由企业最高治理者来协调部分。
四、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异同
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相同, 都假设企业是异质的, 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 都从企业内部和内在发展出发来分析企业和市场。持续竞争上风是两派的共同研究主题。企业间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在本质上有差异, 有些企业可以依靠特殊资源和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获得稳定的逾额收益, 从而建立和维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上风。因此, 积累和利用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资源和组织能力来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上风的决定性因素。两派都以为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建立是一种动态性机制。企业竞争上风的形成、巩固、创新和变革, 同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形成、积累、维持和淘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终极决定企业的边界, 即企业经营的纵深程度和横向多角化程度, 是由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决定的。 基于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研究的重点略有不同。两派都试图打开企业这个“黑箱”, 但在资源和能力对于竞争上风的作用机制上, 二者却有着不同的解释: 资源学派夸大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换的战略资源是持续竞争上风之源; 而能力学派则以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上风的源泉。资源学派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 而能力学派则夸大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能力的一部分。 总之, 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尚需进一步接受和综合其他的理论, 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从企业外部实证和经验模型, 与更多的企业内部研究结果进行综合, 要联系实际对决策、能力的建设、资源的配置、知识的创造及其他企业的关键的过程进行研究。特别要重点研究知识治理与信息技术对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及能力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