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地下储备库建设力度保障油气供给安全(2)
2017-06-03 01:09
导读:9 m 3 ,储气能力相当于总耗气量的11%。国外一般大型输配气系统都建有一定的储备能力,一般储备系统为11%~15%。美国储存气占年销售气量的20%以上,地下
9m
3,储气能力相当于总耗气量的11%。国外一般大型输配气系统都建有一定的储备能力,一般储备系统为11%~15%。美国储存气占年销售气量的20%以上,地下储气库供气量占所有调峰方式供气量80%以上。这说明建设一定规模地下储气库是其他方式难以取代的。利用枯竭油气田、地下含水层、含盐层或废弃矿井建造地下储气库,是20世纪燃气产业的一项主要技术成就。据统计,全世界共建成地下储气库602多座,其中77.7%是由枯竭油气躲改造而成,12.5%为含水层,9.8%为盐岩层。就欧洲而言,1999年20%的商品气来自地下储气库。全世界储气库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前苏联。其中美国已建成各类储气库410座,其中利用枯竭油气躲350座,含水层40多座,是世界上使用储气库最多的国家。各国储气库的大小取决于该国的能源状况、供气情况和产气区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能供建库的构造条件等因素。随着世界自然气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地下储气库也将大力发展,猜测2010年世界将需要大约160×10
9~200×10
9m
3左右新的工作气能力。 国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战略储备向大型化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枯竭气躲储气库的库容达到400×10
8m
3,工作气量达到,200×10
8m
3;最大的含水层储气库库容达到200×100
8m
3,工作气量达到90×100
8m
3;这类大型储气库可以作为战略储备,气库储气量大,调峰能力强,但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总体经济效益好。趋势之二是民用库向灵活性大、周转率较高的小型气库发展,如盐***或矿***储气库在不断地增加,这种气库生产能力及调峰能力强,见效快,多个气库“联网”也是一种发展方式,负气库联成一片,同一调度,同一控制,如美国70%以上的储气库库容在0.028×10
8~2.83×10
8m
3(1×10
8~100×10
8ft
3),既有很大的库容量,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3、国内油气地下储备现状 3.1、中国石油地下储备现状 中国于1977年在山东青岛设计建造了第一座总库容为15×10
4m
3的原油地下洞库。该地下油库由2个洞室组成,其容量分别为5×104m3和10×10
4m
3。80年代,我国又在浙江象山建成了第一座地下成品油库,但容积仅为4000m
3。由于黄岛洞库的单洞室容积较小,进油时的呼吸损耗较大,建设投资高于地上储罐,加之大型浮项罐的广泛应用,因此,地下洞库技术在我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大量进口LPG,地下洞库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重新得到应用,在汕头和宁波建成了2座地下LPG洞库,每座洞库的储量都超过20×10
4m
3。 3.2、中国自然气地下储备现状 中国的地下储气库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大庆油田曾经进行过利用气躲建设气库的尝试,真正开始研究地下储气库是在90年代初,随着陕甘宁大气田的发现和陕京自然气输气管线的建设,才开始研究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安全供气。到目前为止,为保证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调峰供气,在天津市四周的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气躲建成了4个地下储气库,即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和板876地下储气库、板中北储气库、板中南储气库,这几个储气库总的调峰气量为8.0×10
8m
3,即每年通过这2个储气库储存和采出20×10
8m
3的自然气来平衡京津地区用气变化。由于北京用气市场变化剧烈,冬天用气量是夏天用量的7~10倍,这几个储气库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随着京津地区用气量的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新的储气库来保证调峰需要,目前第五、第六储气库及华北储气库群已经开始着手建设。 为确保“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保证“西气东输”管线沿线和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户的正常用气,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了江苏省金坛盐矿和江苏省刘庄建设地下储气库,设计总的调峰气量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