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地下储备库建设力度保障油气供给安全(3)
2017-06-03 01:09
导读:8 m 3 ,地下储气库将于2006年后陆续投进使用。同时为配合川渝自然气东输“两湖”地区,还将在长江中游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供气
8m
3,地下储气库将于2006年后陆续投进使用。同时为配合川渝自然气东输“两湖”地区,还将在长江中游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供气。从近几年的储气库对确保京津地区的安全供气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储气库已经作为自然气消费和输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大地下储备库技术研发力度,保障油气安全供给 国内油气储存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远景。从石油地下储存来看,根据欧美等主要石油进口石油储存的经验来看,石油储备达到国内90~120d的石油消费量。根据猜测,中国石油消费量到2020年将会达到4.5×10
8t以上,其中60%左右需要依靠进口,按照这样的消费量计算,中国的需要建立的石油储备储备量应该在6000×104~8000×10
4t之间,假设其中50%采用地下储存的方式,地下储存量将达到300×104~400×10
4t。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必须加大地下石油储备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石油地下储备库的建设。 同样,对自然气来说,根据需求猜测,到2020年,中国自然气消费量将会达到2000×10
8m
3以上,其中40%需要依靠进口。根据世界各国自然气利用较为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仅调峰用气的储备量需要达到300×108~400×10
8m
3,假如加上部分战略储备,总的自然气储备工作气量需要将达500×108~600×10
8m
3。因此,在未来15年内,国内针对自然气储存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需要。 由于中国油气地下储备有巨大的需求,而中国油气地下储备建设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技术题目需要深进的研究,包括油气地下储存地质条件,油气地下封存技术、油气储库开采关键技术等,油气地下储存技术涉及到地质
力学、岩土力学、
工程力学、油气开采、油气储运等多个学科,通过对油气地下储存技术的探讨,有利于促进中国油气储存技术的发展,引起对油气地下储存工作的重视,从而加速推动油气储备库的建设。 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建议我国尽快普查全国适合油气地下储备的地区,加深研究,开展地下石油储备库建设的论证,争取在今后十年内完善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